塔在水中的倒影对称图形之间的连线跟对称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之间的,对称图形。垂直距离相等大小相等知识回顾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4.3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并解释生活现象。【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第四章光现象预习案★自主学习:观察:每人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成的像,思考以下问题:(1)镜子里的是你吗?_______;我认为是我的______________。(2)这个像和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样吗?_____;正立还是倒立的?____;(3)你比较过像和你自己的大小吗?当你靠近镜子的时候,像的大小_______;当你远离镜子的时候,像的大小_______。你认为像的大小______你自己的大小(>,=,<)。仔细观察镜子里的像,发现如下特点:(4)像与物体的大小(5)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6)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垂直。回答下列问题:(7)人为什么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物体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我们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是像不一样正立相等不变等于相等不变镜面预习案反馈ABC得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认识平面镜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什么是平面镜?平静的水面观察平面镜中的像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活动:(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案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提出问题有什么关系?参阅课本P77探究内容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交流。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设计实验: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物体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平行)12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蜡烛、白纸,铅笔,支架进行实验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物体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平行)12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相等相等垂直利用数学课中有关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问题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问题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选择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的原因是什么?问题3:玻璃板为什么要和纸垂直?思考: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让物体(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成虚像)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二:平面镜成虚像问题1: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边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问题2:虚象的特点是什么?蜡烛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由于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发出的。探究案组内探究(10分钟)按探究案要求,各小组完成全部探究内容,要求1.讨论时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后组内集体讨论,每一位同学都要激情参与2.小组长检查每位组员完成导学案情况,要求讨论内容全部完成展示,点评(15分钟)组名展示点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探究二问题1探究一问题2探究一问题3探究一问题1探究二问题2探究一问题1探究二问题2探究二问题1探究一问题2探究一问题3独立思考独立思考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2.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m;像与他相距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3、一只小猫正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