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知识简介第1页共6页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知识简介(一)日本为何NO.1参观过日本工厂的人都会很惊讶地发现,在工厂里,在办公室里,每一个角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相当舒爽。在工厂的正面墙上,经常要看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几个大大的字,这就是近十年来全世界许多企业竞相学习的「5S」。全体员工自上至下推动5S,带来的就是要想把事情做好,就是要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除了上面所提的「5S」运动带给全世界的企业界相当的影响外,其他如品管圈、提案改善、脑力激荡……等都提供了来自最基层员工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品管圈影响更巨。50年代,统计手法逐步在日本企业界受到重视,并对基层员工进行使用方法的教导。60年代开始问题改善技术、目标管理及激励管理的一些做法。日本企业加以巧妙地予以结合成一种挑战游戏,品管圈(QCC)也就因应而生。在日本,品管圈的盛行,已不光是在企业里,几乎任何行业都有它的存在,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意义与效果。品管圈,是一种自生改善的小组活动,每一个成员要能积极主动,才能达到鼓舞士气、解决问题、挑战目标的目的。(二)解读QCC一般人对QCC还不了解时,而是有种莫测高深的感觉,经常听到别人提起,很有效果,尤其对如何进行问题之解决,QCC确实是一种既科学又实用的管理工具。但是等到初步接触后,又感觉很简单。并没有什么高深学问,以致小看了它,致使甚多的企业主管对QCC疏于重视,就是推动QCC活动,也因为高阶主管的不了解,不支持而变成了形式化,这也是众多推动QCC活动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品管圈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人左右),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当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通常的品管圈讨论会,大致一个月聚会两面次。一次约1-2小时。可利用上班时间或下班以后。一般来说每一个改善主题,从提出至问题解决,达到初订目标,时间不超过6个月为宜。达到的结果及改善的过程,均以品管手法里的图表来表示。成果卓越的品管圈经选后要在公司的品管圈发表会上参加竞赛。藉助品管圈的活动,除了改善工作品质、解决部门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藉助品管圈的活动,对员工进行品管手法的教导,使改善工作变成一种工作游戏,在改善过程及成果显现出来后,让其惊讶享受此种成就,如此一来更可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因之,推行品管圈,应该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1.鼓舞士气,造成开朗而带有热劲的工作气氛。品管圈知识简介第2页共6页2.通过品管手法的应用及经常性的研讨,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预防问题的发生及提高问题解决之能力。3.强化团队意识,提升目标意识,从而可以提高团队之工作绩效。品管圈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技术、人性管理技术、重点管理技术及问题分析技术的综合体,它不但可以协助解决部门内的障碍问题,更可以达到激励士气的效果。(三)如何推动品管圈推动QCC,事前相关人员应做好如下教育训练:1.统计品管的七大手法。2.对QCC之认识。3.推动活动的方法。4.参加人员注意事项。5.圈长应具备的条件。开始组成圈时可依下面步骤进行:步骤1:组成品管圈,选圈长。同一部门内,以5-7人为最适合。推选圈长,圈长是未来本圈的灵魂人物,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领导力及专业能力,所以说以担任管理职最适当。虽然QCC是自主愿参加、圈长在QCC运行的过程中,应对圈员有导引及必要的约束能力。一个公司在初次推行品管圈时,最好先行将公司内有可能或有条件成为QCC圈长的人员进行品管圈方法的培训。培训内容如上述5项。等到将这些关键整个QCC成败的圈长养成熟练之后,公司再指定少数部门先成立QCC做示范,在这些少数的带头圈运行过程中,公司应予以关心、支持,使其顺利运行,造成气氛。再逐步以这几个成功的示范圈当种子,有了经验以后可以指导其他圈之成立。如此一来,在企业内,逐步逐步地就会遍地开花。切忌操之过急,准备不周,到最后流于形式。步骤2:命圈名。第一次圈会时,应予命圈名。给予圈名,好像给予一个人以名字,或说给予一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