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髋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关节镜手术行髋关节镜下关节镜检,盂唇缝合修复,股骨髋臼成形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80.1500180.2500180.75002髋关节镜下游离体取出术髋关节镜检查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80。85004髋关节镜下病损切除术81.4000481.4000581.40006髋关节镜下髋关节成形术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髋关节镜下软骨成形术83。19023髋关节镜下髂腰肌松解术(二)诊断依据。1.病史: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史,可有或无外伤因素。2。体检:髋关节活动度受限,局部压痛阳性,4字试验阳性,屈曲内旋挤压试验阳性。3。辅助检查:髋关节正位,蛙式位,dunn位,核磁及造影(必要时)和CT三维表面重建检查判断损伤情况及程度。(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1。诊断明确的髋关节撞击表现或软骨、盂唇、滑膜病变,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4—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或软骨、盂唇、滑膜病变(或关节内游离体)。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0—2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位,蛙式位,dunn位,(6)核磁及造影(必要时)和CT三维表面重建(7)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2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全麻。2.手术方式:髋关节镜下关节镜检,盂唇缝合修复,股骨髋臼成形术,游离体取出,滑膜切除。3。手术内植物:带线锚钉:GII,螺钉等。4.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髋关节X线。2。必要时检查髋关节CT,三维表面重建3。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髋部,下肢感觉正常,足踝部活动正常。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植入材料的选择:当盂唇缝合时,由于缝合位置、大小和损伤性质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材料以及数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二、髋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关节镜手术。行髋关节镜下关节镜检,盂唇缝合修复,股骨髋臼成形,滑膜切除或游离体取出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6天住院第1天住院第1—2天(术前日)住院第2—3天(手术日)日期主要诊疗工作□完成"住院志”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住院病历”□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诊断、手术日期□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开医嘱:常规化验、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继续完成检查及必要的会诊□医师查房、手术前评估□完成“术前小结”“术前查房”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准备□麻醉科医师访视病人进行评估并签署“麻醉同意书”长期医嘱:□同前□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根据会诊要求开检查化验单□术前医嘱:明日在何种麻醉下行髋关节镜手术□术前禁食水□术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