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南部二中赵秀峰教学任务分析知识技能1、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导出,领会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通过探索和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使学生体会到这一运算的实质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转化为指数的加法。3、通过活动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等能力。4、通过活动4,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有意识地运用新知的能力。情感态度1.由“神八”与“天宫一号”交汇对接时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民族激情与自豪感。2.通过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和性质的应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重点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难点1、领会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导出,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运用过程是一般到特殊的过程。2、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表达式逆向变形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观察与发现播放“神八”与“天宫一号”交汇对接时的录像及航天人使用计算机工作的画面。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重温“神八”与“天宫一号”交汇对接这一伟大时刻;观看航天人幕后工作画面。教师简介“神八”升天过程中计算机的作用。(1)复习乘方的意义及底数、指数、幂等相关概念;(2)列出算式:1014×103,学生经过观察,发现算式是幂相乘,并且幂的底数相同。(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通过播放““神八”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录像激发学生的民族激情与自信。通过观看航天人使用计算机工作画面引出下面的计算机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问题列出算式:1014×103,让学生充分观察这个算式,分析算式的结构特征,将此类算式归属为“同底数幂的乘法”,从而揭示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向。「活动2」分组讨论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25×22=2();(2)a3×a2=a();(3)5m·5n=5();学生经历计算讨论后,让学生通过对算式和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明确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规律,再引导学生根据规律猜想:am·an=?让学生经历探究与猜想过程,领会到性质的导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底数a就是由10,2,5等数扩充到任意数。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猜想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am·an=?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让学生经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形成结论,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表达式;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述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让学生经历性质的推导、归纳、概括等过程,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的能力。「活动3」范例点击(1)x2·x4;(2)a·a6;(3)xm.x3m+1;(4)(-2)3×(-2)2;(5)(2y+1)2·(2y+1)5;(6)25×23×24。①学生直接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来计算。②学生观察、比较(1)至(5)题得出底数的不同表现形式。③学生将第(6)小题与前面五小题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并总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的规律。①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应用。②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可以是一个数或字母或多项式。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m、n、p都是正整数)「活动4」轻松入门1、计算:(抢答)(1)76×74;(2)a2n·a·an;(3)bn-1·bn+1;(4)-x3·x5。2、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1)b5·b5=2b5();(2)a5+a5=a10();(3)x3·x2=x6();(4)y4·y=y5();(5)(-9)2×95=-97()。3、变式训练:(1)x·x3·()=x7;(2)x2m·()=x3m;(3)3×27×35=3x,则x=。学生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来计算。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正确评价。学生经过观察、判断,独立完成练习.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再行判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观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展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