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直观图》是北师大版教材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的第二节内容,主要内容是用斜二测法画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简单几何体之后学习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空间图形在平面上反映出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用直观图表示空间图形是本节的主题和任务.用斜二测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用以说明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直观图及几何体的直观图的方法和步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画几何体的直观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现形式,直观地了解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2)掌握斜二测画法步骤,学会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3)会画长方体、正方体、正棱柱、正棱锥、圆柱的直观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培养学生正确的画图习惯,通过画圆的直观图,体会用正多边形无限逼近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学风,确立严谨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以及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教学难点:在画直棱柱、正棱锥的直观图中,坐标系的建立、顶点的确定、虚线和实线的确定.教学关键: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时,关键是用斜二测法画水平放置的底面的直观图,以及锥体的顶点和柱体侧棱的确定.四、教法分析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方法探究几何知识获取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的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用PPt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过程,让学生体会作图方法.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观察老师所展示的几何体(正方体),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几何体?它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图形?(2)那么你在图中观察到的每一个面所呈现的还是正方形吗?由正方体的直观图引出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叫直观图.用直观图表示的空间图形,能使其既富有立体感,又能表达出图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那么如何画出立体图形的直观图呢?下面进入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出课题.【问题探究】探究点1: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画法思考1:把一个矩形水平放置,从适当的角度观察,给人以平行四边形的感觉,比较两图,其中哪些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提示: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没有变化,垂直关系变化;长度没有变化,宽度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对斜二测法有初步认识.【实例示范】例1.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活动:教师示范画图,学生一起画出直观图,观察并总结斜二测法的步骤,教师讲评.)画法:1°如图1(1),在正六边形ABCDEF中,取AD所在直线为x轴,对称轴MN所在直线为y轴,两轴相交于点O.在图1(2)中,画相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点O′,使∠x′O′y′=45°.2°在图1(2)中,以O′为中点,在x′轴上取A′D′=AD,在y′轴上取M′N′=MN.以点N′为中点画B′C′平行于x′轴,并且等于BC;再以M′为中点画E′F′平行于x′轴,并且等于EF.3°连接A′B′,C′D′,D′E′,F′A′,并擦去辅助线x′轴和y′轴,便获得正六边形ABCDEF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E′F′〔图1(3)〕.【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作图,让学生体验作图过程,加强对斜二测法的规则的认识,并培养学生规范作图.【抽象概括】总结斜二测画法的规则:步骤是: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已知图形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