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加:课堂教学观察的运用与分析课堂观察,这些年是个很时髦的事情,美术教师对此的内涵也知道皮毛。实际上自从有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着。但是,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如何进行美术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美术课堂观察,是通过现场观察,对课堂教学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美术学习水平的改善、促进美术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观点1:在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中,“课例研究”的前提是“实验研究”。“美术课例研究”的前提是“美术学科教学改革”。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它针对课堂教学问题,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观察点,例如,“美术课例研究”之“水墨画鱼”,选择杭州东园小学生的水墨画教学为研究对象。“水墨画鱼”一课本身只是一个例子,它本身并不提供“什么是一堂好课”的标准。而“美术课例研究”的危机可能就出在这里:如果此研究没有确立“什么是一堂好课”的标准,“美术课例研究”的参与者(来自各学校观摩课堂教学的美术教师)如何听课、评课?这也就提出了课堂观察的意义、价值。如果没有美术学科教学的新概念(水墨画教学研究与实践),那么,每次围绕某个“美术课例”的听课、评课就会失去评判的标准和观念。因此,课堂观察是美术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美术教学实践出现的焦点问题,并在观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的研究方法。它是美术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观点2:在美术学科领域,美术教师有了对学习领域某个教学方向“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那么,美术教师就有了某个教学方向课堂有效教学的新概念。所以,需要采用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将美术课堂中一节课教学要发生的连续性事件,如,《水墨画鱼》这个教学主题,将传递“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水墨画方向有效教学的新概念,教学观察设计者按照本课教学设计各实施环节拆解为若干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各观察点对各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课后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撰写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以此改善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㈠课堂观察(诊断)究竟看什么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点举例:倾听。《水墨画鱼》教学实施中,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与表现指导?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作为美术教学研究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观察点举例:互动。课堂上师生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互动/合作能为目标达成(水墨画鱼的作业效果)提供帮助吗?本课教学过程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这一观察记录由事先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研究行为构成。观察点举例:自主。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表现水墨)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美术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自主学习(表现)形式(技法表现探究/思考后再探究)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自主学习(表现)有序吗?作为儿童水墨画教学的特色学校,课堂上美术学优生、美术学困生的情况各怎样?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点举例:环节。“水墨画鱼”这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教学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各环节是否围绕设计好的三个教学目标展开?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观察点举例:呈示。教师的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还有哪些辅助教学行为?板书呈现了什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水墨表现?视觉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动作(教师的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观察点举例:对话。教师课堂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