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精细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贯彻执行《扶风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常规》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常规工作要求(一)教师听课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2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17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2节、教师不少于10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标明听课节数。并(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请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3、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二)、教师业务学习1、集体学习(1)、学校利用集会定期开展业务学习。(2)、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干部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3)、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4)、组织的集体学习教师必须有学习笔记.2、自学要求。(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2篇,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反思不少于2000字.(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识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专著.(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4)、每次摘记要注名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三)、教学工作检查1、教研组每学期对教师计划、备课、学生作业、相关材料等普查4次;教导处对教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业务学习、远程教育培训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各部室相关资料等普查一次。2、职责要求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3、过程要求(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四)、校本教研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教研组,每组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并落实教师教科研制度.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每学期文理科教研组活动不少于10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安排。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各教研组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3、做好记录活动记录要规范,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得的效果等。(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4、活动内容、形式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