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VIP免费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_第1页
1/7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_第2页
2/7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_第3页
3/7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绰庙中学葛承林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并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笔者认为,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一、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得好的话,能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以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例如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我首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解决: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裂成两块后(如图),只带一块到玻璃店去装配行吗?带哪一块(甲或乙)?为什么?--由此引出课题的具体目的和意义,学生的学习动机便由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由于问题情境合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学生通过思考易于理解掌握,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二、在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然后再考虑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提出问题,来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的教学知识的相互作用。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具体个性中蕴含着深刻纯真的共性”,于是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如果仅按照教科书的叙述,直接给出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可能会疑虑重重,如产生这个数学模型是哪里来的呢等疑问,这种把概念做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的教法,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不应该是“结果”的教学,而是“过程”的教学,在概念的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将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复习折线统计图开始,设计了问题情境。问题1:巢湖市2004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下表:(1)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371217243032332620136(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哪个月平均气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②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是多少摄氏度?③从哪个月到哪个月,平均气温逐渐上升?④从哪个月到哪个月,平均气温逐渐下降?学生通过问题1的复习,学生头脑里有了"1/4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于是我顺势设计了问题2:问题2:哈尔冰市2004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0-15371224323023104-10①你能根据表格数据制作折线图吗?②图2与图1之间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从"1/4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扩展到"1/2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趁机设计了问题3:通过问题3的学习,学生从“1/2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扩展到“整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教师再介绍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从而激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以上的教学,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了问题1,问题2,问题3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思考的线索,他们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自己动了脑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交流中消化了新知识,构造和改正了自身的认知结构,同时也消除了疑虑,在头脑中牢固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三、在例(习)题教学中创设问题变式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课中最有用的精华,并认为,解题的过程,就是变更题目的过程。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对例(习)题的部分条件或结论做一些修改,让学生对所演算的问题加以拓展,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了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