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第29-3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等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初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猜想-论证-验证-应用等一系列环节。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体机、每位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学具、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实验统计表,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正方体体积推导自探提示卡。教学过程:一、考眼力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大家敢不敢挑战?请看幻灯:出示两个体积明显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体积相似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看一看谁的体积大?不能直观比较,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生答:如果把它们切割成相同的小正方体,谁含的正方体的个数多,谁的体积就大。(视频演示)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1、设疑自探(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下面让我们实验探索一下:(1)、拼一拼:每位同学任意拿出几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2)、说一说:每位组员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说出你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拼成长方体所用正方体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3)、填一填:组长做好统计,填写完成统计表。(4)、看一看:完成后认真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2、解疑合探(小组合作,师生合探):请一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小组成员在实物展台上演示实验过程并展示他们的统计表格: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挑一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摆成长方体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排数×层数(幻灯演示求小正方体数量的过程)组长汇报:观察统计表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小正方体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接着板书: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排数×层数长方体的体积3、通过讨论进一步探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师提问:我们求出了小正方体的总数量,又发现了长方体体积与小正方体数量之间的关系,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请同学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1)、每排小正方体的数量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2)、摆成长方体的排数相当于什么?(3)、层数又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请一个小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师小结:因为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所以长方体积=长×宽×高(板书)4、验证:究竟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长×宽×高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任意摆出一个长方体,先根据公式算出体积,再数一数它的体积单位,看是否相等?讲解:经过验证,说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的长方体,全班齐读公式。5、讲解长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如果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V=abh要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利用公式求长方体的体积?6、学生自主完成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例1的第一题。学生试做,指名板演,师讲评。小结:强调要注意写出公式,单位要统一,最后结果要写体积单位。三、设疑自探正方体体积的公式的推导1、完成自探提示卡你能用长方体的公式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首先看动画,感知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拿出自探提示卡,完成上面的内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可以看作()、()、()都相等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