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护工高级技师试卷一、单选题1.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嗜好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诱杀害虫。A、饵料B、毒饵C、毒药D、毒品2.森林病虫害的调查包括()等方面内容。A、准备工作、野外调查、调查资料整理B、野外调查、调查资料整理、汇报C、准备工作、调查资料整理、统计D、准备工作、抽样、野外调查3.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为肌肉提供附着点。A、外骨骼B、内骨骼C、关节D、腹部4.昆虫成虫胸部有()对足,通常还有(A、3,1B、2,2C、3,2)对翅。D、2,35.()属于叶部病害。A、锈病、白粉病B、锈病、烂皮病C、白粉病、烂皮病D、白粉病、立枯病6.利用害虫的(),设置诱虫灯,诱集捕杀害虫。A、趋食性B、趋温性C、趋光性D、避光性7.利用各种()的化学物质预防或()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叫做化学防治。A、有毒,间接B、有毒,直接C、无毒,直接D、无毒,间接8.()使用某种药剂能使病虫产生抗药性。A、连续B、周期C、偶尔D、间断9.可用熏蒸剂或容易()的药剂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来杀虫杀菌。A、扩散B、稀释C、挥发D、吸收10.()是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A、孢囊孢子、粉孢子、接合孢子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C、分生孢子、芽孢子、子囊孢子D、粉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11.青杨染病的症状表现为:开始在叶正面出现褪绿斑,随后在病班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物,秋季在白粉层产生初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粒状物。确诊该病为()。A、锈病B、白粉病C、梭梭白粉病D、紫纹羽病12.当前国内利用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天敌提倡()。A、“以护为主,护、养、移、引相结合”B、“以护为主,护、繁、迁、招相结合”C、“以护为主,护、养、利、引相结合”D、“以护为主,护、繁、利、引相结合”13.()灯诱虫和黄颜色诱蚜是根据昆虫对光线刺激的反应而采用的防治害虫的方法。A、黑光B、红光C、白炽D、紫外14.胸部是昆虫的()中心。A、反射B、消化C、运动D、生殖15.马氏管是昆虫的()器官。A、分泌B、排泄C、消化D、感觉16.昆虫体壁的表皮通常由()组成。A、内表皮、中表皮、外表皮B、下表皮、中表皮、上表皮C、下表皮、外表皮、上表皮D、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17.农药在水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可以互相混用。A、酸性和碱性B、中性和碱性C、酸性和酸性D、碱性和碱性18.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时,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为宜。A、0.2%至0.5%B、0.2%至1.0%C、0.3%至1.5%D、0.4%至2.0%19.为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林木药害。必须了解剧毒农药中毒()。A、途径和急救治疗方法B、症状和急救治疗方法C、症状和诊断方法D、途径和诊断方法20.森林病虫防治,一是通过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二是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的();三是直接()病虫。A、传入和蔓延,发生与为害,消灭B、传播和蔓延,生长和繁殖,控制C、传入和蔓延,生长和繁殖,消灭D、传播和蔓延,发生与为害,控制二、判断题()1.限制因子因时间、地点等变化而发生变化。()2.森林中枯立木队鸟类,尤其是树洞营巢的鸟类十分重要。()3.蛹期是所有昆虫个体发育必经阶段。()4.大部分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5.昆虫和森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6.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7.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内,一定时间内的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8.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是统计学常用的抽样方法。()9.大部分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10.树木的年周期是指树木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变化,在生理活动和形态表现上,其生长发育的周期变化。()11.野生动物的益害会随时间、地点相互转化。()12.风力灭火机对所有类型的森林火都十分有效。()13.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是遗传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14.所以猛禽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5.野生动物的种类调查只靠收集资料就可以完成。()16.植物的顶芽长出侧枝,侧芽长出主茎。()17.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8.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可以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19.国务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