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构造与设计的习题答案织物构造与设计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构造的含义。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织物构造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沉浮规律到达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组织点飞数是指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相距的组织点数。3.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哪几局部?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局部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穿筘图:表示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4.穿综的原那么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织物?穿综原那么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综页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方法根据织物的组织、原料、密度来定。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连续穿法、分区穿法等。对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可采用顺穿法;当遇到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循环较小的情况时,采用飞穿法;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拟复杂,但织物中有局部经纱的沉浮规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照图穿法;织物是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在穿综时,对第一种组织按期经纱运动规律穿假设干个循环后,又按另一种穿综规律穿综,每一个穿综规律成为一个穿综区,每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采用连续穿综法;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采用分区穿法。5.什么是复列式综框?何时要采用复列式综框?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即是复列式综框。在踏盘开口的织机上,当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组织循环较小时,每片综页上综丝密度过大,为使织造顺利进展,可采用复列式综框。6.如何确定穿筘图的每筘齿穿入数?每筘齿内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线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坯布要求而定。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和经纱的摩擦而增加断头;选择较大的穿入数,那么筘号减小,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数时,一般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一些,色织布及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宜小些,经后处理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但其数值,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组织循环的整数倍。7.组织图和纹板图(习题图1-1),求穿综图。习题图1-1穿综图如下:8.组织图(习题图1-2),求织物上机图,并说明为何采用此穿综方法。习题图1-2上机图如下:因为组织循环较大,且织物中有局部经纱沉浮规律相同,为减少综页数目,故采用照图穿法。花纹组织循环较小,采用顺穿操作简单。故采用此法。9.画出组织的飞穿法上机图。上机图如下:10.组织图、穿综图(习题图1-3),求纹板图。习题图1-3上机图如下:11.穿综图、纹板图(习题图1-4),求组织图。纺织材料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线密度:表示1000m长的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2、纤度:表示9000m长的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3、公制支数:表示1重的纺织材料所具有的长度(m).4、异形纤维:非圆形截面的化学纤维。5、纤维主体长度:一束纤维试样中根数最多或重量最大的一组纤维的长度。6、纤维品质长度:是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的纺织纤维长度指标,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指可见光扫描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平均长度长的那一局部纤维的计数加权平均长度。计重(罗拉式仪器法)主体长度以上平均长度亦称右半部平均长度。7、纤维跨距长度:使用HVI系列数字式照影仪测得的纤维长度指标。跨距长度指采用梳子随机夹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