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北重一中卜丽玲【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不增不减、易分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1。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②过滤.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2。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如:KNO3中混入NaCl,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②降温结晶.③过滤。3.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②冷凝,得单质碘。4。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Cu粉中混有Fe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如:HNO3中混有H2SO4,可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2。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如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3.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如溶液中混有,可加入过量的锌:4。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的试管:5。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如CuO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6。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如CO中混有少量CO2,可1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被吸收而除去:7.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如Cu里混有少量CuO,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溶解过滤而除去: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④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④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特殊思路有时只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熟悉以下四种特殊思路.1.巧改对象.一般除杂试题中,直接加试剂除去杂质,但有时可先除去被提纯物质,再另加试剂转化为被提纯物质。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少量的KC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渣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2。巧用离子顺序。如用多种试剂逐一除去多种杂质,我们可以运用离子的性质,快捷地确定除杂的顺序.如要除去NaNO3溶液中含有的AgNO3、Cu(NO3)2、Ba(NO3)2三种杂质,现提供三种试剂:NaOH、NaCl和Na2CO3,要求每加一种试剂从溶液中沉淀出一种化合物,则所加试剂的顺序应是NaCl、NaOH、Na2CO3。3。巧用过量.有些除杂试题中,第一次所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要除去这部分过量的试剂,通常还需加入过量的另一种试剂,最后再设法将第二次过量的试剂除去.如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可按下列思路去进行: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滤渣为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的用量可借助pH试纸测试出溶液的pH来控制)。4.巧用特性。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2五、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①除去混合气体中O2、H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