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调研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调研报告一般指对全区的一些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问题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后所形成的报告。撰写调研报告需要注意5个问题13个工作环节。一、调研报告分类1.全区产业发展情况;2.全区工业发展情况;3.城市建设管理情况;4.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情况;5.改善民生情况;6.保持社会稳定情况;7.民主法制建设情况;8.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情况。二、明确任务1.明确调研背景和目的。对调研的领域、方向、相关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专业术语,做到对调研的问题心中有数。2.明确调研重点内容。详细了解调研的重点内容,明确调研方向。3.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组成人员、任务区分、调研对象和范围、重点问题、问卷调查内容、阶段划分、完成期限等。三、展开调研1.收集资料。包括。(1)中央和省市区委有关这一方面工作的会议精神、重要讲话、重要文件、政策法规;(2)与调研题目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3)其他县市区这方面工作进展情况、经验做法等;(4)全区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进展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等。2.随同领导调研。详细准确地记录调研过程中领导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想法和重要观点等,了解调研地有关领导和同志第1页共10页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并进行收集整理。3.自行开展调研。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调研对象,确定调研具体问题、调研方式、途径,通过座谈、调查问卷、自身感受等多种方式深入实地调研,对问题现状、历史沿革、未来趋势等充分了解,获取第一手材料。四、起草调研报告1.拟定提纲。围绕调研的主题和内容,确定调研报告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组成部分和重点内容,列出三级标题。2.正式起草。根据提纲做到四个清楚。把调研的基本情况讲清楚,调研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讲清楚,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讲清楚,把这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讲清楚。3.座谈讨论。报告初稿形成后,组织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座谈讨论,广泛听取对调研报告初稿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充实修改完善。4.审核定稿。根据各方面的修改后,报相关领导审定,最后成稿。五、成果运用1.深化调研成果。把调研报告转发给相关部门或下发指导工作,并作为某个问题或某个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有关报刊刊登,深化调研成果。2.保存归档。将修改稿、成稿和刊登稿及时整理,归档保存。这项工作最需要注意的是。就某一个问题的调研对全局具有指导作用这一角色特点,防止出现撰写的调研报告站位不高、解决问题对策不实的问题。第二篇:撰写调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工作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对事物有了较全面、较深入的调研,观点才能正确,方法才能得当,工作才能出成绩。(二)选题要明确第2页共10页要紧紧围绕文化建设特别是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政府、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选准主题,明确调研的主要内容和事项。(二)全面深入了解和深入思考,收集相关的资料收集资料,是调研活动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是调研不可逾越的阶段。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台等,通过多媒体查询手段收集全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摄取资料的权威性、可靠性、适用性和时效性,工作做的越细、越深,收集的资料越有价值,这样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调查工作就越有成效,越有说服力。注重资料的收集,使之在调研中,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三)建议要及时就是要抓住紧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应,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调研注意时效性。(四)方法要科学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尽可能的反映实情。为此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重点法、解剖麻雀法,点面结合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真面目,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有效的办法。在基层,要看现场,在现场抓住一切机会访问当事人,听基层领导介绍情况,询问相关的人和事,和他们一起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听、看、问”相结合,多走,多看,多问,多查,多接触基层干部,多接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