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巴到国粹陶瓷绘画示范》期末考试(20)1陶瓷绘画继承了中国画对()的强调,比如虚与实的对比,聚与散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等等。(1.0分)0.0分A、对比性B、和谐性C、画面关系完整性D、完美性我的答案:C2在使用青花料绘画的时候,第()次画,可以使青花料很好的渗透到坯胎中。(1.0分)1.0分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3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就是所谓的“酣畅淋漓”,它所要体现的是一种()。(1.0分)1.0分A、境界B、气势C、技巧D、画面感我的答案:B我的答案:D5中国的写意画强调似与不似,其中“不似”说明的是画的()。(1.0分)1.0分A、书写性B、具象性C、意向性D、内容形态我的答案:A6瓷板绘画中的用笔,蘸了釉料的毛笔没办法露笔锋,是由于()。(1.0分)1.0分A、笔肚蘸满釉料,墨较稠B、毛笔自身的问题C、蘸太多墨的缘故D、不知道我的答案:A7所谓“补水”,是指在原有墨的基础上,用淡墨甚至是清水再次染色,主要目的是为了()。(1.0分)1.0分A、增加墨的渗透作用B、使颜色更匀称C、使画面效果更加灵透D、增加墨的浓度我的答案:A8由于陶瓷绘画与宣纸绘画材料不同,因此在勾线时不能完全达到宣纸上的效果,但也要尽可能注意线条的()。(1.0分)1.0分A、完整性B、美感C、果决D、对称我的答案:A9积墨也叫“跳画”,它很好的说明了()颜色关系。(1.0分)1.0分A、淡墨与浓墨之间的跳跃色阶关系B、淡墨与浓墨的渐进关系C、淡墨与浓墨使用的偶然关系D、淡漠与浓墨的复合关系我的答案:A10在瓷板上绘画时,加一些稀料,其作用是()。(1.0分)1.0分A、使釉料更加均匀B、更容易着色C、使绘画出来的效果更有立体感D、无特殊作用我的答案:C11题款时,汉字书写应尽可能使用()。(1.0分)1.0分A、凭个人喜好B、繁体字C、简体字D、篆体我的答案:B12下列除()外,能够说明吴昌硕线条绘画的特点。(1.0分)1.0分A、强调骨法用笔B、强调气韵生动C、强调书写性D、强调整齐我的答案:D13以下除()外,都能够用来说明石头在绘画中的意象内涵。(1.0分)1.0分A、高韵B、浩奇C、坚质D、温婉我的答案:D14为了达到更好的烧制效果,一般会要求釉料尽可能铺得厚一些,而在原有的打稿,淡墨皴擦以及赭石的铺垫后,仍要重新勾线,其目的是()。(1.0分)1.0分A、画面更好看B、符合一般绘画顺序C、凭个人所好,也可以不勾D、为打破被模糊掉的原有的秩序关系我的答案:D15“细心收拾”,主要是要调整一些不合理的画面结构,进行必要的装饰和画面修饰,而不能将原有绘画中的()改变。(1.0分)0.0分A、空间结构B、精气神,即气韵生动的笔法C、构图的关系D、颜色关系我的答案:C16画印章时讲究一阴一阳,(),一朱一白,并且不能大于题款。(1.0分)1.0分A、一虚一实B、一左一右C、一大一小D、一上一下我的答案:A17中国画不追求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而是在色彩上强调一种(),它代表的是一种美德,与中国画中所要突出的人为美学有关。(1.0分)0.0分A、明亮B、素雅C、明暗对比D、厚重我的答案:C18中国绘画作品中的物象塑造多体现()形。(1.0分)1.0分A、三角B、圆C、方D、不受局限我的答案:A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法的是()。(1.0分)1.0分A、点B、擦C、钩D、破我的答案:D20积墨在烧制过程中在()阶段所起到的颜色效果最为明显。(1.0分)1.0分A、釉变B、窑变C、流变D、各个阶段我的答案:B21陶瓷绘画中的“复写”,也叫做()。(1.0分)1.0分A、罩染B、积染C、套染D、漫染我的答案:B22西画中追求的立体感,在中国画中类似于()。(1.0分)1.0分A、写意画C、山水画D、水墨画我的答案:D44下列除()之外,都是山水画中的运用透视法的表现。(1.0分)1.0分A、高远B、深远C、平远D、长远我的答案:D45太极的八字要义,也可用来说明绘画中的用笔方法,下列不属于其中要义的是()。(1.0分)1.0分A、中正安舒B、松劲C、急加速D、圆活我的答案:C46下列()一词,能够用来形容潘天寿先生清晰的笔墨关系。(1.0分)1.0分A、理性B、偶然性C、混沌D、感性我的答案:A47以下不属于中国绘画常用的印章形状的是()。(1.0分)1.0分A、圆形B、方形C、长方形D、椭圆形我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