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知识回顾】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火焰呈K+:透过观察,火焰呈(2)特殊颜色H+:加试液,溶液变Fe3+:加溶液,溶液变。Fe2+:加溶液,,再加,溶液变。(3)沉淀法Mg2+:加溶液,生成沉淀。Al3+:加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至过量,沉淀又会。Cu2+:加溶液,生成沉淀。(4)气体法NH4+:加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特殊颜色法OH-:滴入试液,溶液变。若滴入紫色试液,溶液变。I-:滴入溶液和,溶液变蓝色。(2)沉淀法Cl-、Br-:滴入酸化的溶液,生成不溶于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为,浅黄色沉淀为。SO42-:加入,无沉淀、气体产物,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气体法CO32-:加,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SO32-:加,放出并能使溶液褪色的气体。3.物质分离、提纯常用方法(1)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用,主要玻璃仪器有。(2)分离易溶性固体溶质和溶剂用,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当有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3)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用,操作过程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测温度;加碎瓷片;冷凝管水流方向为。(4)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用,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口流出,上层液体从口倒出。【想一想】例题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042-和SO32-C.用浓HNO3和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饷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例题2: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②③A淀粉KI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CAlCl3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例题3: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例题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例题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取滤液;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例题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含有的少量杂质),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SiO2(Al2O3)NaOH过滤【练一练】1.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的是()A.起始滤液常温下pH=7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C.上图过程须经2次过滤D.步骤③目的是除去CO32﹣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包含一个氧化还原反应D.将试剂X和Y进行对换,最终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3.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5.某矿石主要含CuO和Cu2(OH)2CO3,以及少量Fe2O3、FeO和SiO2.按如下流程可制得Cu3N和铁红.下列说法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