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一)——由学生课前3分钟“现身经历讲述”想到的平罗回中王莉2012-6-18教学案例——由学生课前3分钟“现身经历讲述”想到的很意外的,那天八(6)班的“快嘴书生”穆沐(化名)同学课下毛遂自荐,说明天他想和江浩(化名)同学搭档承担课前3分钟任务。我说行。他很心细,敏感,好读书,也饱览了不少书籍,而且在文学上很有些天赋,思想敏锐,善于质疑,有见解,有深度。按现在网络的说法,典型一个愤青儿。只是他在数学、英语方面的学习相对薄弱,以致于很多时候,我都会看到他因为没做作业或是没背单词而被罚被“教育”。然而,每每读到他的日记,他的文字,总对他深沉的思考感到欣慰也心痛,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本以为,他会带给我们书上一段什么耐人寻味的故事。出乎意外的,他动情地讲起了前天晚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大体事件是:我回来已9点多钟了,姐姐在家等我。进门后她问我吃饭了吗?我想到姐姐等我这么长时间,怕她麻烦,就说:“如果吃零食算吃的话,那我吃了,反正也不饿。”姐姐大怒,出口伤人“你一天扯谎溜屁的。”我很气愤,“我怎么扯谎溜屁了?”我和姐姐为此吵了两句。我只想出去冷静一下,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被别人说成这样,姐姐不让我出门,去给我做饭。我的心一直在流泪,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当我和姐姐听到妈妈进来的声音时,立刻抛下一切不愉快厚颜欢笑问了妈妈。一家人又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过。在他的叙述中,他说到“我之所以忍了下来,是因为我觉得我对这个家负有责任。可是,责任就要失去人格尊严吗?我为什么不能做一回自己?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我知道,老师看了我的日记,肯定会说:穆沐,你是对的!我觉得这样的话对我此时的心情一点儿用也没有,我无法理解“这个责任”为什么会如此……………”他的现身故事,从我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来看,有些同学理解了他的痛苦所在,而有些同学并未感触到他的这份“深层的悲哀”。我想我了解了他,也理解了他。更多的是,我被他的想法感动了,震颤着。我也坦言了自己的感想。“穆沐,也许正如你说,此刻,我该无语。可我依然要对你说,“你是对的!”看到一个如此有责任感的同学,如此懂事的孩子就在自己身边,该是多么荣幸的事儿。他意识到了自己对家庭富有责任感,实属难得。更重要的是,他今天的一席话,不但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们,也让我深切地意识到:这是一本多么生动的教材!——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感受。我同时希望,同学们可以这样讲讲故事,说说心里话,大家可以共分享、共承担。”……..很多时候,我总以为,他们是没心没肺,什么也不在乎的一1代人,他们只想着享乐而少于付出。特别是当他们屡写屡错,屡教屡改屡不对的时候,对他们多些抱怨和失望。而今天,而此刻,正是这样一个孩子,一个在老师们眼中可能并不优秀的孩子,却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心灵世界,孩子的心灵世界。”他们不是不在乎,他们不是没心没肺,只是我们忽略了他们最真实的感受,甚至,我们更习惯于在自己的立场主观地评判他们,拿成绩来要求他们。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都有善良的地方。多让人欣慰的表白!多让人心痛的成长!他们竟然说出“家庭责任感”!为了妈妈的情感情绪,他选择忍让,选择独噬泪水。多可爱的孩子!……..我感动着,深思着……..我是该转变一些思想了,也该平静地客观地审视一下自己的学生,多看看他们阳光的一方面,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前进的动力,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和他们交流,成为他们的姐姐、妈妈,或是老师…….忽然,眼中全是孩子们脱去校服、穿便服的样子,个性、洋溢阳光…….都在成长啊!(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