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商洛市商州区刘湾箭牌希望小学李丹莉【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爱心篇”第十二课。【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1)以课程标准为指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设计理念:依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教学中运用引学法和合作探究法,抓注重点语段,反复品读,再在读中悟,由悟再议,合作交流,进而培养语感,升华情感,揭开文本的内涵。3、教材简析: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是那样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她瘦弱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角却流出了泪水。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4、学情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不积极主动感知文本,交流感受,也就不能从心底引起共鸣,达到激情导行的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方法与过程:(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合作探究,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私、博大。。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4、教学手段运用:通过倾听音乐、观看“母子情深”的课件感悟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母爱。【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段,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画面、音乐的感染,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教学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读法,合作探究法。【学法指导】读——议——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导学生交流,你的母亲生病或劳累时,你照顾过她吗?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师作适当肯定)2、作者与我们有同样的体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师板书课题)二、指导朗读,感悟深化。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1,指导对话,体会母亲这样轻,作为儿子,我内心的愧疚及护士的责怪2、出示课件2,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1)图文对照,体会母亲身上的担子重、身体累和生活难。(2)抓住重点词“重担”、“翻山越岭”小组内合作探究:母亲除了每天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遇到重担,母亲总是让我们放下,为什么?(板书:母爱伟大)(3)请用一句话来表达此时你的感受。(如生发自肺腑的“我爱您,妈妈!”)(4)多种形式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3、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抓住“我愧疚、护士感动、母爱无私”来感悟。(1)勾画你最感兴趣的语句,与同桌交流:从中你明白了什么?(2)班级汇报。(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再次体验到母爱的无私。)(3)指导大声深情朗读护士的话“大妈,您真了不起!”4、出示课件3,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1)小组合作探究:作者仅仅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却流泪了,为什么?(幸福的泪,激动的泪,欣慰的泪。)(2)交流:如果你是护士,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对儿子说什么?(3)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对母亲的感恩。如:A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B深情吟诵《游子吟》。C在心愿卡上写一首小诗。D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班级内交流)四、课外作业。1、把自己报答母恩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之中。2、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板书:13第一次抱母亲难过————愧疚————感恩母爱伟大无私【教学反思】教学中,一直围绕“真情”这个基调进行。先由倾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再通过整体感知、精读领悟,合作探究,进一步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达到对“三维目标”落实。在精读感悟中,抓住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验,采用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加上音乐、画面的渲染,引导学生读、议、悟结合,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推进,受到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