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2012年】大联盟试卷第一大题,第八小题第二小点写出下列故事或成语中的主角。()舌战群儒;()血溅鸳鸯楼;()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梦笔生花();闻鸡起舞();两袖清风();惊弓之鸟()【2011年】大联盟试卷第二大题,第六小题第一小点15分钟=1000元可用成语()表示;(1分)分析从上面的分类,不难发现,前两年的考试模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以及简单的运用;同时也考了学生对成语的分类积累,比如,对于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寓言的成语、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的考查,应该说,对于这样的考题,学生靠平时的多读、多听、多记录就能够应付的了的了。但是,在11年开始,就出现了新的题型,数字转换成语,以及13年的对成语的灵活运用,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要求就更加高了,除了以前的分类积累之外,还要对成语的意思有详尽的理解。一、关于成语的来源:1、寓言成语: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井底之蛙愚公移山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揠苗助长叶公好龙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这节课我们主要按朝代的顺序来讲讲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1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巩固练习:四面楚歌()初出茅芦()入木三分()煮豆烧箕(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退避三舍()班门弄斧()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三顾茅芦()望梅止渴()图穷匕见(一身是胆()凿壁偷光()才高八斗()江郎才尽(看数字猜成语或俗语1、1256789[]2、八、九、十[]3、五、五、五……[]4、二分之二[]5、0+0=1[]6、1234567[]7、24小时[]8、9999[]8、9寸+1寸[]10、7/2[]11、1001[]12、510[]13、333555[]14、1+2+3[]15、1×1=1[]16、12345609[]17、124356789[]18、2468[]19、23456789[]20、7/8[]21、10002=100×100×100[]22、23456789------()23、00000()24、3322()25、-7|8()26、1/100()27、7分钟+8分钟=1000元()28、1111111()29、6666........()30、123456789()1.像蜜糖似的话()言()语2.虚假而动听的话()言()语3.随口乱说的话()言()语4.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言()语5.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6.毫无根据、诬蔑、诽谤的话()言()语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