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考点1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西学东渐1、2、3、4、5、6、7、8新文化运动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4年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B本题考查《海国图志》的内容及其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调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海国图志》是魏源依据林则徐《四洲志》的编译稿编写而成,比较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由其中的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关键信息可知,该书中涉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容。A项错误,B项正确;魏源致力于呼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尚未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D两项。2.(2014日照检测)“鸿章当功名鼎盛之时,……自恃过高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故练兵不知有兵之本,筹饷不知有饷之源,支支节节,终无所成,”皆由所取。(孟世杰《中国近百年史》)作者批评洋务派()A.骄傲自大,为个人捞取私利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C.无勇气突破保守势力的阻碍D.军事为重点,忽视民用工业解析:B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西方优越,只是在军事方面落后,因此只需要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拒绝政治制度的变革,“”这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作者批评洋“”务派在其指导下终无所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李鸿章捞取私利、缺乏魄力,故A、C两项错误;洋务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重点,并发展民用工业辅助它,故D项错误。3.(2014陕西名校质检)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解析:A题干反映世界地图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稀少,国人也较少了解,“说明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广泛传播与题干材料和史实不符,错误;C“项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国人对西学的了解甚少,故D项错误。4.(2015河南摸底)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C.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D.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解析:D康有为不愿意为袁世凯主持清史馆,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傲骨,不是难以抉择的问题,故A项错误;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康有为在辛亥革命时期由维新派转变为保皇派,反对中国革命,主张在清帝主持下实行君主立宪,不会因为革命果实被旧官僚袁世凯窃取而视袁世凯为罪人,故C项错误;袁世凯帮助革命党逼迫清帝退位让保皇的康有为不能容忍,视袁世凯为罪人,故D项正确。5.(2014邯郸一模)梁启超认为:“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洁之,愈洁则愈破,其势固非别构新厦,别出新制,乌乎可哉?”这反映了梁启超()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着眼于中国制度改革C.着眼于维护清朝统治D.主张对中国进行革命解析:B“梁启超认为其势固非别构新厦,”别出新制,形象的说明了中国只有着眼于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故B项正确。材料中梁启超强调了中国内部政治结构的彻底变革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全面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梁启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梁启超主张对中国进行政治改良,而非革命,故D项错误。6.(2014江西调研)“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