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冲关评价练(七)(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①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形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解析】①是基因突变,②是基因重组,③是染色体变异,④是基因突变,⑤是基因重组,⑥是基因突变,故C项正确。【答案】C2.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解析】①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未完成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②过程为杂交,在杂交过程中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正确;图中二倍体和四倍体是两个物种,它们的杂交后代不育,故C正确;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极少数情况下可以产生可育的配子,D正确。【答案】A3.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解析】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说明突变为显性突变且雌性亲本果蝇为杂合子,突变基因使雄性个体致死。【答案】D4.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D.蜥蜴中所有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A项错误;当蜥蜴数量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剧烈的种内斗争使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上升,不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下降,从而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B项正确;基因库中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表示生物进化了,但并不能成为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的依据,C项错误;蜥蜴的基因库不但包括基因W与基因w,还包括蜥蜴的其他基因,D项错误。【答案】B5.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项亲代存在两对等位基因,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B项是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C项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至少涉及两对等位基因,D项中是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答案】A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解析】A项,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与该病有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根据遗传学原理,Ⅱ2、Ⅱ3、Ⅱ4、Ⅱ5的基因型均为Aa,与Ⅰ2和Ⅰ4是否纯合无关;B项,若Ⅱ1和Ⅲ1纯合,则Ⅲ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Ⅳ1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4,而Ⅲ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若Ⅲ4为纯合子,则Ⅳ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1/2=1/3,故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3×1/4=1/48;C项,若Ⅲ2和Ⅲ3是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