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说明语言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回忆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下定义做诠释摹状貌分类别列图表我来答《中国石拱桥》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我们一起来找找。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就是为了说明桥的形式优美,有赞美之意,语言简洁,生动形象。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2.“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3.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举例子)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作者在举例时,为什么在举了赵州桥这一典型的石拱桥后,又举例卢沟桥?如果吧后者省去,文章不是更简结吗?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一定要注意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切不可用个别代表一般,偶然现象代表必然。赵州桥和卢沟桥虽都是石拱桥,但前者是独拱桥的代表,后者是联拱桥的代表。这样举例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与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多样。另外,对赵州桥侧重介绍其设计科学,结构坚固;而对卢沟桥侧重介绍其形式优美,闻名中外。可见,作者正是选取不同形式的典型代表,又从不同的方面清楚而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所以,后者不能删去。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请同学们再找找其它的说明方法,并试做分析其作用这里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的坚固引用:早在13世纪,卢沟桥......“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趣味性。)作诠释: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篇说明文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又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请同学们各找出例子来分析。品读课文1---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问:《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句话中“大约”、“可能是有记载的”可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因为“旅人桥”究竟建成于哪一年,不十分清楚,只能用“大约”“可能”这些表示估计的词语来表示,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有记载”给发言的根据增加了可靠性,使说明更具说服力。)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1.从说明方法和语言来分析这个句子课堂演练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字说明卢沟桥的修建年代、长度、宽度、石拱数,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精确的了解。数字说明,是说明文语言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几乎”一词,用词准确,它强调了路面平坦,与河面基本平行,但又并不完全平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你问我答阅读下面短文,请同学们相互提出问题并作答九龙桥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它形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留连忘返。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远望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