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台阶》分层作业设计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二、过程和方法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集体讨论,教师点拨。2、合作探究,了解“父亲”的性格特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父亲性格的分析。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具选择: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亲背影的瞬间,使得儿子看到了父亲一生的慈爱与坚强、艰苦和努力、困顿和挣扎,因此而泪水模糊。一幅幅极其普通而又撼人心魄的描写父亲背影的画面,凝聚着无私、深沉的父爱。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向《台阶》,走近文中的这位父亲。(二)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2、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来概括。父亲用毕生精力造起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父亲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造台阶。(四)研读赏析教师导学: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认真具体的研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自主探究(第一板块)请大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请大家依据这种形式,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1)说片段位置(2)读课文内容(3)扣字词分析(4)探内心世界3、合作探究4、全班交流(第二板块)(1)“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爸爸”,但是他却能够艰苦创业,不惜用毕生精力去铸就一个象征着他的尊严和梦想的高台阶,所以我们说┅┅以“父亲是一位▁▁的人”说几句话。(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选这篇小说呢?5、拓展延伸(第三板块)1、父亲一辈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只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了,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2、联系生活实际,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时刻?6、布置作业以“父亲”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