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万密斋中学童悫灵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教学难点: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罗布泊,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而闻名于世。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有很多水的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曾经的仙湖——罗布泊。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简要介绍罗布泊。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积累生字词。3、整体感知:①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②梳理文章结构。(再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评议,归纳讨论意见,并介绍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阅读文章明确下列问题:①罗布泊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②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2、讨论分析课文对比手法与拟人手法的运用。3、精读课文,找出憾人心灵、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揣摩体会其作用。(试分析下列语句,体会课文的抒情色彩。)①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②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③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④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反思】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拓展延伸】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1、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些什么?2、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