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VIP免费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_第1页
1/7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_第2页
2/7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_第3页
3/7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毕天云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社会学》教学以及指导本科生申报科研项目和开展课题研究的体会,就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问题谈几点初步看法。一、培养学生的科学选题能力在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和科研实践中,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常常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必须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择和确定一个科学的、有价值的和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在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就意味着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研究课题不仅决定研究目标,主导研究过程,而且关系研究成败,体现研究水平。研究课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但从本质上讲,无外乎贝弗里奇所说的两种:“科学研究可分成开辟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和发展前人的发展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比较自由,富于冒险性,偶尔能做出重大的,也许是意外的发现有时则可能一无所得。发展性研究通常由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科学家进行。他们安于去巩固取得的进展,在已开辟的领域内探索较小的发现,并通过付诸应用来充分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后一种有的称为‘混饭吃’的研究或‘安全第一’的研究。”①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一项创新性和发展性的学术事业,而不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流水线生产”和重复“拷贝”。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贝①参考文献:?[美]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弗里奇的标准。但是,贝氏无疑为一切愿意科学研究的学生指明了选题的方向。好的选题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理论自身的演进逻辑,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和选题能力;没有前者,科学研究就没有必要;没有后者,科学研究就没有可能。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时,首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敏感性和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高度的理论敏感性能使研究者经常保持一颗“清醒的”、“待发状态的”头脑,并在“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来临时牢牢抓住科学研究中难得的“契机”;较强的选题能力既可以尽量减少研究中无谓的“重复劳动”和“炒冷饭”,也可以尽力避免科研中的“好高骛远”和“大跃进”;特别是可以保证所研究的问题不是“假问题”而是“真问题”,所寻求的途径不是“邪路”、“歪路”而是“正道”。二、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此话来形容科学研究是非常地贴切。在大学生的科研实践中,很多学生在“如何下手”的问题上经常处于“茫然”状态。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创新性、发展性或完善性的研究,充分占有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非常重要;它们犹如“厨师”用来做菜的“材料”,没有充足的“材料”,烹调技艺再高的“厨师”也无法做出“精美可口”的“美味佳肴”。在很多时候,占有文献资料的多少与研究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文献资料反映国内外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研究者了解同行(前人和别人)工作的窗口,也是确定课题方向、评价研究成果的依据,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是撰写科研论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有关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可以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和研究倾向,摸清前人和他人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达到的水平,并在学习和总结前人和别人经验的同时探索、预见学科的发展趋势,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顿悟”并“萌发”新见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养成良好的文献检索习惯。良好的文献检索习惯不仅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今中外,为我所用”;还有利于培养正确心态,“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为此,要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本校的和外校的)的意识。图书馆里有成百上千种期刊、杂志特别是与各个学科相关的期刊文章,定期翻阅,选取感兴趣有价值的内容复印、摘录和分类存档。只有重视平时的“养兵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