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六课戊戌变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生应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能记住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内容以及意义,认识到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2、学生知道维新派创办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和主要刊物《中外纪闻》。3、学生应掌握“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4、学生应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2、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学会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牺牲的精神,学会做什么样的人和应该如何做人,使之逐步形成健康的理想与追求。2、学生应培养自己能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的观念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二、合作学习【主题一】一变法的背景——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背景:领导阶级:代表人物:【主题二】二、变法的过程——救亡图存的尝试【学生活动】:1、【历史再现】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形式再现《公车上书》的场景【自主学习】《公车上书》学习内容:背景:时间:内容:结果:意义:2、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和政治团体:第1页共2页记住维新派创办的政治团体和报刊名称3、百日维新——日月换新颜、地覆天翻投影材料:胶州湾事件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亡国之痛【探究:想一想】1、如果你是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的陈词,你会怎么做?2、如果我们今天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你会支持变法改革吗?【学生活动】“改?!”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设问】1、“改?!”这个声音最有可能是谁发出的?2、为什么是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除旧布新)(小组学习)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军事上:【学生活动】【演一演:体验角色】如果你是以下人物(实业家、读书人、八旗兵、学生),你对变法的内容持一个什么态度呢?请各抒己见。【主题三】三、变法的作用——近代化探索的遗产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题四】四、变法的失败——无力回天的呐喊视频《裁撤冗官》(学生阅读34-35页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经过)戊戌六君子:【动动脑?】谭嗣同本来有机会逃走的机会,但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来唤醒民众你认为他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展示两段材料(材料一:戊戌政变这种事大家不知,而太后皇上驾崩人尽皆知)(材料二:谭嗣同请求袁世凯帮助,却遭到袁世凯告密)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