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关庙中心中学张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2、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难点: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约3分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如:一起去郊外散步。如:吃饭、看电视。如:去旅游,去公园玩。如:开家庭会议。如:过节团聚,八月十五吃月饼,过年……如:一起去打猎。哇,好惬意。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荧幕出示课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感悟亲情(约17分钟)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思考:1、“我”为何要出来散步?(荧幕出示)如:为了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如: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色很美。文中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2、“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荧幕出示与课文描写极一致的南方初春田野的风光图,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与荧幕展示的图片来说。)如:妈妈,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空气多新鲜,我们出来散散步吧。1如:妈妈,你看,外面田里的油菜花开了,池塘里的水满了,空气很清新,你这一冬身体都不好,也没出来走走,趁今天天气好,我们出来散散心吧。3、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我”又是如何解决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选择了走大路。因为“我”担心母亲走小路摔倒。“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4、“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在这里是否大词小用了呢,该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后明确)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三)、趣味说话,体验亲情(约5分钟)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母亲。一天与一位老朋友拉起家常,你会怎么向她讲诉儿子带你出去散步的事呢?请你学学老人的口气说出老人当时的真切感受。(学生互相说话,准备趣味说话)(荧幕出示)如:我的儿子呀,孝顺极了,我身体不好,他为了让我锻炼一下身体,叫我出来散步,散步时,我的孙子要走小路,他为了我,选择了走大路,后来我见孙子很想走小路,就走了小路,再走小路时,一些地方很难走,他还背着我呢,那时啊,我激动极了,热泪盈眶,趴在他那有点驼的背上,我觉得有股暖流直涌心头。如:我的儿子呀,有一次叫我出去散步,他背过我呢。我呀,趴在他的背上,觉得他太爱我了,尤其是走到泥泞的地方时,他特别小心,生怕我摔到,慢慢地稳稳地,我知道那就是爱,对我深深的爱。(四)、体验感悟,升华亲情(约4分钟)我的感悟: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如:我的爸爸,我爸爸是做生意的。有时为了一起生意,他好几天没好好跟我们吃一顿饭,进货了,运货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