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为:是,表判断。〔选贤与(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讲信修睦(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子:以……为子〔矜(ā)、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男有分(è)〕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货恶(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独:单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养:供养。是:这。终:终老,终其天年〔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闭〕用门闩插门。谓:叫做。〔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注: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相关问答、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