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BDDA•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BDCB•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时效性BBD•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D、价值性CCC•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A、可以共享的B、可以增值的•C、需依附一定载体D、具有时效性•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17、我们常说的“IT”是()的简称•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A.识别B.显示C.交换D.交流BDAD•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20、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2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C.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称•D.英文的使用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22、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A:人工智能B:电子商务•C:语音技术D:纳米技术CCAD•23、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次信息技术革命•A.3B.4C.5D.6•24、人类经历的五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