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缝纫机脚踏板起重机剪刀镊子人的胳膊筷子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动力: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获取新知获取新知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还可以是某个机械组合的一部分.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的状态)都叫杠杆平衡.(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猜想与假设: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F1+L1=F2+L2F1–L1=F2–L2F1/L1=F2/L2F1·L1=F2·L22.杠杆的平衡条件还有其他假设吗?F12+L12=F22+L22F13+L13=F23+L23……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是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螺母螺母(4)进行实验:杠杆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左调。杠杆向左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右调。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F2F1L2L1③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320.1530.150.08100.04100.150.2④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动力动力臂阻力F2/N阻力臂l2/m阻力阻力臂12320.1530.150.08100.04100.150.20.30.30.40.4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5)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上面的关系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阻力动力臂动力阻力臂或F1L2F2L1动力阻力臂阻力动力臂或F1L2F2L1杠杆两端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平衡螺母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或量出。(6)交流与合作:挂钩码后,能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不能。1.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F1F2L1L2随堂演练随堂演练2.若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答:改变。F1OL1L2F23.小明同学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当杠杆平衡时,在表格内计录了相应的数据,请你把表内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数据。根据实验,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是:.实验次数动力×动力臂(牛·厘米)阻力F2(牛)阻力臂L1(厘米)动力×动力臂(牛·厘米)动力臂L1(厘米)动力F1(牛)121510556032060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0.5304.李明同学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分别三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后记录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动力F1(牛)动力臂L1(米)阻力F2(米)阻力臂L2(米)(1)(2)(3)0.981.962.450.020.040.030.493.921.470.010.020.05这三组数据中,有一组是错误的,请你判断它的实验序号为.(1)1.图中轻质杠杆能否平衡,如不平衡,它将如何转动?F1F2l1l2分析:如F1l1=F2l2,则杠杆平衡如F1l1>F2l2,则杠杆不平衡,将逆时针转动如F1l1ρ1时,<ρ①②∴2端下沉当ρ2=ρ1时,=ρ①②∴2仍平衡当ρ2<ρ1时,>ρ①②∴1端下沉小结:此类问题与两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也与杠杆是否等臂无关,放入同种液体中后,都是密度大端下沉。3.如图,在等臂杠杆左、右端分别挂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和铝块,杠杆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