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西街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个人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科目语文课题5.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型综合解决班级五年级(1)班组名姓名主备人何月萍审核教导处使用时间学稿编号16【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鸡笼、莲蓬”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词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4.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重点难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该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结构化预习导向】......自学生字,查字典或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词语意思,并试着说说词句的意思。【独学探究】---初读文本预习反馈1、《清平乐·村居》是()代诗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这些平常的农村景物组合在一个画面里,通过翁媪(),大儿(),二儿(),小儿(),把充满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2、“清平乐”是(),与“清平乐”同类的有()、()、()。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茅檐:醉里:吴音:锄豆:相媚好:翁媪:无赖:【对学互促】—同伴促读交流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先说说每句词的意思并写下来。【群学探究】—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词的画面,试着将其改写成短文,并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附纸完成)【检测练习】—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反思与策略1学法点拨1.熟读诗词,了解其背景。2.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3.了解大意,体会情境麟游县西街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个人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清平乐(lèyuè)乐(lèyuè)曲乐(lèyuè)趣剥莲蓬(bōbāo)剥削(bōbāo)剥夺(bōbāo)剥壳(bōbāo)亡赖(wúwáng)亡羊补牢(wúwáng)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1、“清平乐”是词牌名,起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2、“亡赖”的“亡”,应读作“wú”,“亡赖”的意思是“无赖”,在这里指“顽皮、淘气”。()3、《牧童》一诗中,“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三、阅读《清平乐·村居》,根据意思写出词中字词。1、老翁、老妇。()2、“亡赖”,指顽皮、淘气。()3、互相逗趣、取乐。()4、茅屋的屋檐。()5、南方的方言。()6、船桨。()怪不得。()二.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相关链接】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词是诗歌的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也叫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就读音乐的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