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动能定理;3.理解动能定理,领会动能定理解题的过程;4.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问题。二.问题导学1、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与物体的和—__有关。通过实验探究可知,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W与物体所获得速度v的关系为OC。2、动能表达式:Ek=;单位3、动能定理定理内容: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三.合作探究(一)动能的表达式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位移I时,速度由V]变为v2,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用m、v]、v2表示)。TFrI1A节m;注意:1.动能是状态量,对于给定的物体(m—定),某状态下的速度的大小决定了该状态下的动能,动能与速度的方向。2.动能是—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总大于(VHO时)或等于零(v=0时),不可能小于零(无负值)。3.动能是相对量(因速度是相对量),参考系不同,速度就不同,所以动能也就不同,—般来说都以为参考系。【例一】火车的质量是飞机的110倍,而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12倍,动能较大的是。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100:1,速度之比为1:100,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为。【例二】一个物体的速度从0增加到v,再从v增加到2v,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①动能定理揭示了的功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决定。②动能定理虽然是在物体受到力作用且物体做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力做功的情况,还适用于物体做线运动的情况.③动能定理中的功应包括对应过程内的夕卜力做的功,而且在某一过程中,各力的功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不同阶段的。④动能定理的优点是不必追究全过程的运动性质和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对应过程中的外力做的总功和动能变化。⑤动能定理提供了一种计算变力做功的简便方法。功的计算公式w二Fscosa只能求恒力做的功,不能求变力的功,而由于动能定理提供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Ek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因此已知(或求出)物体的动能变化"k,就可以间接求得变力做功。【例三】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只要有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B.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D.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三)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进而明确合外力的功;③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④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⑤求解方程、分析结果。【例四】总质量m=1.0x106kg的火车从静止开始出站,所受阻力恒定为1.0x105N.当行驶的速度为36km/h时,前进的距离为1km,试计算此过程中的牵引力的大小。【例五】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3.0x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5x104N,求汽车向前滑行的距离。课堂达标1.质量一定的物体()A.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B•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D.动能不变时,速度一定不变2.两个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大小之比为4:1,则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A.1:1B.1:4C.4:1D.2: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合力的功为零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4.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kg,运动速度为7.2km/s,它的动能是多大?5.起重机钢索吊着m=1.0x103kg的物体以a=2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提升了5m,钢索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为多少?物体的动能F增加了多少?(g=10m/s2)6.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B.物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