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一、做好幼小衔接的各种准备(一)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1.能理解要求和指令。如:教师留的小任务请幼儿自己用脑子记忆,或是用符号标记来记,并能理解复述。再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或某件事,可以请孩子跟同伴说一说大致内容,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在集中教育活动时间,能保持较长的时间。(教师要关注)3.有较好的倾听习惯。一定让孩子们能做到,在他人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自己不插嘴,不打断别人。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复述别人说的话的方式来练习孩子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其他方法大家交流)4.避免做事拖拉。方法:给孩子们规定在某一段时间内做某事,一定要完成才是有效地。结合值日生工作,练习整理书包和物品等等,并通过整理书包比赛的形式进行。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可以结合我们所学的内容,交代一些背诵的任务。6.养成孩子们良好的坐、立、行、走、握笔、读写各种姿势,三个教师要要求一致,长期坚持。(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保持愉快的情绪,使孩子喜欢上学,不厌学。2.在学校和幼儿园的不同。*有上下课时间,休息时间就十分钟,在十分钟内要做好各项准备。如组织十分钟的课间活动模拟:入厕(路还很远)、喝水、游戏、课前准备等。3.知道在指定的接送地点等父母,而不是家长来班里接,知道不和陌生人走,下课放学及时到接送地点。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孩子开展“破译电话号码”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记住电话号码。4.和同伴周围人友好相处,有需要和老师、同伴求助。5.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按时睡、按时起。6.每天要有半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要认真不拖拉。(三)幼儿知识方面的准备1.数学方面:要求幼儿能认识钟表以及整点、半点;能按要求正确书写数字1-10;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能看图进行列式计算(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口编应用题等内容;学会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认识单双数等等。其他有关数学方面的教学内容,请老师们参看《指南》41页—46页的内容和教育建议。2.拼音方面:能按要求正确认读并书写23个声母、24个韵母(单韵母、复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3.萌发对汉字、符号的兴趣并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二、如何有效落实我们既要组织好幼儿一日生活的游戏化课程,又要做好幼儿的入学前准备活动。为此,结合家长需求,家园共育,使幼儿能顺利走进小学,我们可以结合本班实际,尝试采用以下方法:1.灵活运用儿歌、小游戏形式以及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学前知识教学(1)在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时,可以采用拍手歌、问答歌的形式来组织。如“小朋友(或xxx),我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或6可以分成2和几);x老师,我告诉你,3可以分成1和2,还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再有,数学教学离不开各种操作材料。如学习6的组成时,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猴子来演示6只小猴子分两组爬树的几种方法并让幼儿说一说。第二步又运用数字卡让幼儿进行6的组成操作,待幼儿掌握后第三步运用红花数字头饰让幼儿做找朋友的游戏来复习6的组成。(教师可以利用班内积木区的塑料插塑玩具来组织教学,也可与家长沟通,为每个幼儿自制一套1—10的数字卡片;10个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