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人人都有隐私教学设计广州市东圃中学毛微一、课标分析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他人隐私,能够自觉地维护好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学标表现标准如下。表现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初步树立起人格独立观念和隐私意识知道隐私的含义和隐私包含的内容;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性;知道丑事不等同于隐私;能辨别什么是隐私;能保护隐私不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二、教科书相关内容《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一目。三、教学目标描述及其评析目标1、学生从不同的“个人私事”中,判断哪些属于隐私,并知道隐私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目标2、学生通过“隐私是不是丑事”的辨析题,能理解保护隐私不是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学会正确维护隐私,树立隐私意识。目标3、学生通过情景分析题和举例谈感受,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性。评析:第一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隐私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属于理解事实性知识这个类别。第二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理解”,名词短语是”正确维护隐私,树立隐私意识“,属于运用程序性知识和评价元认知性知识这个类别。第三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隐私的重要性”,属于评价事实性知识。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3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目标2元认知知识目标2四、任务分析1、学生分析:由于传统的影响,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同时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事全部当成隐私,拒绝与他人沟通交流,有的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无论从学生的认知实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来看,本框题内容的学习都是必要的。2、教材分析: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某些方面的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3、教学方式分析: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有效资源的同时,我劲力跳出教材的束缚,注重教材资源的再挖掘,进一步扩展教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政治课堂,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五、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完成预习案,收集侵犯隐私的案例并预先分析其影响。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我是一条小青龙》(1分钟)伴随着成长,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秘密,我们也不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了。认真倾听歌曲,做好上课准备使学生关注隐私,引出本课主题二、人人有隐私小红的问题之一(5分钟)用“小孩子没有隐私”的问题,让学生找到什么事情是隐私。然后展示小红收集到的八的个人私事,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隐私,并列举自己认为是隐私的事实,然后要求学生对隐私进行分类。谈谈什么事情是自己的隐私。判断八件事情哪些属于隐私,哪些不属于隐私,并说明原因,归纳出隐私的含义。然后将不同的隐私进行分类,说出隐私的内容。贴近学生,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达成目标1小红的问题之二(5分钟)情景探究,思考回答:1、小红该不该把个人信息告诉新同学和新结识的网友?2、“隐私是不是丑事”?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说出做法,并说明原因。总结保护隐私的正确做法。能够说出隐私不是丑事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辨析和探究能力,达成目标2小红的问题之三(8分钟)情景探究:小红的日记和手机被父母翻看。要求学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