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之中。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使人高兴喜悦,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生气愤怒,有些事物使人厌恶恐惧。人们在活动与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绪。情绪广泛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一切活动当中,明显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我们常听一些大学生说,当他们情绪高涨时,满怀信心,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赏心悦目;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感到沮丧自卑,干什么都不顺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整个生活都变得阴冷凄凉。可见不同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观点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人们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反应。比如电影中的悲伤镜头会催人泪下,成功会使人异样惊喜等。情绪是由刺激、认知、主观体验、情绪与行为反应等几部分组成的反应过程。这几部分的关系是:出现刺激情境f对情境进行认知和评价f产生主观的情绪体验f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广义的情绪概念把情绪看作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动态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过程。情绪的分类一般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的原始情绪即喜悦、愤怒、悲哀和恐惧,此外还有珍爱、惊奇、厌恶、羞耻、骄傲、压抑、嫉妒等等,细分的话,人类有数百种情绪。喜悦喜悦是在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状态随之解除时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如幸福、满意、愉快、兴奋、欢乐及狂喜等。愤怒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特别是一再受阻受挫,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其表现从不满、生气、烦恼、怨恨到愤怒、大怒、暴怒等逐渐增强。控制愤怒的情绪情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长寿老人的共同经验之一就是乐观开朗,不动气。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对我们是很好的规劝。悲哀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失去所爱的人,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它从遗憾、失望、伤心、难过到沮丧、悲痛、哀恸、绝望,渐次增强。人悲哀时会哭泣,哭泣可以释放积压的痛苦情绪,对健康有利。恐惧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有害或危险情境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它是个体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能力,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当人们对一件事情感到奇怪、陌生、反常时都可能引起人的恐惧感,其表现为忧愁焦虑紧张警觉直到惊恐慌乱急躁恐怖等。2情绪和身心健康关系密切。情绪和情感生活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身心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实际上,人的任何活动都以情绪为背景,都伴有情绪色彩。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能激励人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使人乐于承担义务、促进人际交往;使人增强信心、提高勇气、更加耐受挫折;使人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事业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心情很坏,那就非但干不好任何事情,而且会损伤身体健康。一、中学生的情绪特征丰富性与波动性情绪的丰富性是指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其情绪活动呈现出异样的丰富多彩和不断增强的趋势如自尊、自卑、自负等;还常表现在对爱情的情绪体验上。情绪的波动性是指与成年人相比,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小事件,较易引起情绪的波动,情绪时好时坏,不够稳定。情绪好时,精神振奋;情绪坏时,垂头丧气。青年人对刺激情境变化的敏感性是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强烈性与冲动性强烈性与冲动性是学生情绪活动的又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体验特别强烈,富于激情。许多人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迅速产生热烈的肯定的情绪;对不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则迅速表现出否定的、反对的情绪。个别人甚至会表现出盲目的狂热与冲动,以致做出一些违犯校规校纪的蠢事或坏事。而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又会灰心丧气,消沉厌世。他们的情绪来的快平息的也快,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延续性和心境化不少中学生情绪一旦被激发出来,即使刺激已经消失,还可能转化为“心境”,变成一种持久的情绪状态。学生的许多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自卑等都具有这种心境化的特点。极个别学生的自杀行为也与这种情绪状态有关。情绪的想像性中学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