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3.第Ⅰ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需要关注题干中的“学术思想”、“秦以前”。A项和D项分别出现在西汉和隋唐时期,C是经济现象,A、C、D错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2.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ABCD【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依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依据所学知识,A项是隋唐时期,B项是明清时期,C项是秦朝时期,D项是元朝时期。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其中依然充满生机,如在科学领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祖冲之计算圆周率、郦道元著《水经注》等;经济上由于北民南迁,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民族关系上,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迁入中原,民族融合得到加强。纵上所述,B、C、D项正确,A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1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A.监察制度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D.科举制【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科举制,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从材料中“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可以判断该制度为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主要是对官吏行政的考察监督,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机制,只有科举制才是选官制度,A、B、C错误,只有D项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5.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元朝的地方制度,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对西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并实施有效管辖始于元朝,从教材中的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可以作出判断。A、B项没有涉及到对西藏地区机构的设置问题,而清朝不是最早。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6.右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从表格看,该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可以判断为《红楼梦》。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7.“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天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