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仕版奋扬学校梁海玲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4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三角板学会画角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难点:能根据角的特点,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课型:新授课(几何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角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角,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谁愿意来说一说。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可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角与你们刚才指出的角还有些不同,想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是什么样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图形王国,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二、探索新知1、在生活中找角。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图形和物品都有角,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说说看。生:课桌的面上有角,黑板上也有角......师:现在我们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课件出示:钟面、剪刀、窗户、三角板。)2、初步感受角。师引导:刚才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角。现在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再摸摸我们的课桌的角。(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3、描角。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把实物中的角描在纸上。4、认识角的顶点和边。师提问:大家先仔细观察,再说说角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再次摸三角板的三个角,感受角的构成,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物品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巩固所学知识。师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5、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师:我们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先看看我是怎样画的。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第一条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个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上标记,怎样做呢?出示角的标记,教师讲解:大家仔细看!这是表示角的符号。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通常在这个符号的后面注明一个数字或字母。例如,我们在这个角符号的后面再加注数字1,就可以把它记作∠1,读作角1;如果还有一个角,我们就可以记作∠2,读作角2.你们记住了吗?(板书:∠1,∠2)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师引导:教材第62页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1学生独自完成,并集体汇报订正。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学生独立画一个角,并描出角的边和顶点。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画法。学生汇报。2、辨角。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标出各个角,并说说为什么?3、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差很大的角,让学生辨别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出事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角,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并让学生讨论当差别不大时,应该怎样区别这两个角的大小。总结学生回答,并介绍重叠法。师小结:角的大小的比较分三步:第一步,两个角顶点重合;第二步,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看另一条边落在哪里。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线组成的图形。五、5分钟检测:1.数一数。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个角()个角()个角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1)(2)板书设计:认识角边顶点边记作:∠1读作:角1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