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节后,巡查校园。驻足在曾任教的班级窗前。空荡荡的教室,桌椅排列整齐,阳光散射入窗,空气里满是回忆的味道。这是一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室,时光荏苒中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故事;同一批桌椅,不知送走了多少性格迥异的同学……陷入回忆的漩涡中,我恍惚间看到那些桌椅上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有的一本正经地坐着,凝神听着老师的讲课;有的皱着眉,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有的小脸涨得通红,欲要与对方辩个高下,还有的脸上浮现出迷蒙的表情,不知在憧憬着什么美好……孩子的面容渐渐清晰。这是富佳。瓜子脸,白白净净,笔下的字也工工整整——只可惜大多数的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我接手时语文1分,经四年努力,六年级毕业时9分,仍然没有超过两位数。我曾用手指在他后背上写字,教他在沙盘上勾画,试图用这种特殊的书写方式唤醒他沉睡的某一根神经;我也告诉他作文并不难,你说,老师写,当你的秘书……收效甚微时,我对全班同学说:“富佳与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一样,遇到了读写障碍。可惜吴老师能力有限,未能给他恰当的帮助。说不定经过他的努力,富佳也能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掌声中他的笑容如此腼腆,如此羞涩。这是晓婷。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遇上晓婷,让我质疑为什么没有古人论述“人之初,性本惰”。她黑黑瘦瘦,头发一茬一茬地耷拉着。有段时间,课室的垃圾桶一早就塞上了零食袋,那就是她的早餐。我说:“那样的早餐怎么够营养?你以后早点儿起床,自己给自己煮早餐。”话音未落,她的眼眶就蓄满了泪水。我也满心期待那瞬间的感动能成为她完成作业的动力……然而第二天作业登记本上她的名字格外刺眼。她羞惭地低着头说:”老师,我真的想改,可就是做不到。”是啊,面对摇摇欲坠的家庭,她哪有心思去完成作业呢?她后来去了榄中,毽球特长生。一次在榄中偶遇,她老远就蹦跳着过来跟我打招呼,极其亲热。或许透过婆娑的泪眼她读懂了我,明白那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说教、一次次严厉的责备夹杂着深沉的爱。这是思铭,貌不惊人语惊人。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思想明显深遂,课堂上的发言时常带有哲学的蕴味。他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我毫不怀疑这其中的可能,因为他六年级时就在阅读《追风筝的人》,通过胡赛尼细腻平淡的笔触,了解第三世界中一段人性的救赎;他与余华探讨《活着》的价值,明白幸福只是内心对生命流转的一种感受和领悟,而这种感觉不在于它的长短。哦,太多的回忆。那是善于引用成语的凯国,那是最爱质疑的颐龙,那是熟背《大学》《中庸》的晨洁,那是足球守门员乐轩,那是市击剑冠军卓铭,那是唱粤剧的小花旦,那是获市柔道比赛第六名的正扬……你们是吴老师在绩西小学送走的第一批学生。四年里,作为园丁的我哪敢有丝毫怠慢,《让孩子更聪明的成语故事大全集》《日有所诵》走近了我们的课堂,演讲、辩论、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搬上了舞台。四年里,我亦师亦友。我像一个陪伴者,在你们迷茫困惑时为他们指点迷津;我更像一个观众,欣赏着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上演金色的故事。四年了,你们似乎已融进我的血脉里,以至于在现在的课堂上我还会叫出你们的名字。不知道你们现在如何呢?不知道你们将来会怎样呢?你们也许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许是一身正气的警察;你们也许是锐意创新大胆创业的企业家,也许是传承家族衣钵的小作坊主人;你们也许是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也许是精于计算的街头小贩;你们也许是具有高瞻远瞩的城市规划师;也许是走遍大街小巷的城市美容师……无论从事的职业是平凡还是伟大,老师都希望你们成为那样的人——若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师希望你们像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能适应任何环境;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却保持特有的纯静;像水一样虚怀若谷,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像水一样守拙、自信、奔放、团结、坚忍、博大、宽容,以高素养赢得他人的欣赏与尊重。如画。人生如画岁月如歌。假如简单地划分人生这幅画卷,则一为工作学习一为业余生活。构图看似简单意境却深远绵长。职业之路该怎么走,业余风景该怎么画?抽象、写意,取舍、留白……每一笔,每一步我们既是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