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衡阳市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班级:本12安工03班学号:20124670310姓名:胡冰涛指导老师:钟永明2015年1月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一、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主干课《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安全评价方法,重点在于:1、熟悉采石场的生产工艺流程;2、熟悉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3、掌握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4、掌握常用的安全现状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鱼刺图分析、事件树分析方法等、LEC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方法;5、熟悉采石场的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6、运用所学安全专业知识因地制宜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二、采石场概况1、位置与交通湖南省衡阳市某露天采石场位于乔木村,距县城北直线距离约l0Km,距S210省道祁东至青山段约2Km,交通便利,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2°05′09″~112°06′04″,北纬26°51′23″~26°51′27″,矿区准采面积3600Km2。2、自然地理矿区属江南丘陵,位于湘中湿热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85.5mm,最大降雨量为2362mm,最大月降雨量为409.8mm,最大日降雨量为160.6mm。矿区地形起伏不大,为低缓丘陵区,位置高于周围水塘标高,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3、矿区地质(1)地层采石场矿区内地层分布较简单,仅有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l)和第四系(Q)地层产出,由老至新分述如下:I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1)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l):岩性为灰~深灰色灰岩、灰岩夹致密灰岩及泥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第四系(Q):为一套残坡积层,分布于矿区地形低洼部位。岩性为粘土、砂土,厚0~3m不等。(2)构造矿区范围内地层呈一简单单斜构造,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l)地层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倾向300°,倾角20°~30°。矿区内未见有破坏矿体的断层和褶皱,无溶洞裂隙发育,区内地质构造简单。4、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采石场开采的是一低缓丘陵区,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和水系,充水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工程地质条件1)土体矿区内表面覆盖层为高、低液限粘土、砂质粘土及砂土,土体结构松散,力学性能差,允许承载力一般在150~250kpa。2)岩体矿区内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l)岩性为灰~深灰色灰岩、灰岩夹致密灰岩及泥灰岩。浅部微风化,深部岩层坚硬完整,无溶洞、裂隙发育,容重2.2t/m3。结构致密,抗压抗剪强度大,稳定性好。综上所述,其工程地质条件简单。(3)环境地质条件采石场拐点范围为一山丘地形,该采石场为露天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山地和荒草地,对破坏土石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开采完成后,对开采形成的坑进行回填和种植草树后,可恢复原有环境,环境地质条件简单。(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在采石场内及周边有0~3m厚的第四系粉质粘土,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l)石灰岩,适合露天开采,可采用台阶式分级爆破开采,坡度小于60°。II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5、开采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采石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首采区开采高度为50m,分5个台阶进行分层开采,台阶高度为10m,台阶坡面角取60°。采石场设计年产5万吨的石灰岩,采场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8小时),则每天的产量为166.67吨,合75.8m3(地质资料给定的石灰岩密度为2.2吨/m3)。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熟悉采石场的工艺流程(1天);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析(1天);3、评价单元的划分(1天);4、评价方法的选择(3天);5、安全对策措施(1天);6、课程设计的编写与修改(7天)。四、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时间:2周;2、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书一份,约1万字。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求,计算正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