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进学生的心灵VIP免费

走进学生的心灵_第1页
1/2
走进学生的心灵_第2页
2/2
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面对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任性和要求个性张扬、渴望体现个人价值、迫切要求成材的特点,班主任老师所做的工作既繁重又复杂。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心灵。那我们该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呢?根据我做班主任的经验,总结如下几点:一、关心、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鲁迅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植根与爱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关键就是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同样,在班级管理中,我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班级的宝藏,努力发掘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都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温暖,这样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师生关系由此变得十分融洽。另外,我十分注意关心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我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叫李川川同学。她的家里生活很困难,有一次她在学校发烧了,打电话家里又没有人,头很烫,我就赶忙把她送到了医院,一量体温39.2度,需要马上输液。我立刻交了钱,并陪着她输完液,又拿了一些药,花了四十多元钱。第二天,当她把钱给我时,我看到她拿的都是一些碎钱:有五元的,有一元的,甚至还有一角的。当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没要她的钱。虽然钱不多,但在她看来这是老师的关爱呀!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你给学生一片爱,学生送你一片情。通过这些事情,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很乐意与我交朋友,和我谈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应该是健康、快乐的。但是对学生的爱也要把握好一个度。老师对待学习好,品德好,或者有特长的学生不喜欢,那不符合实际,如果说班主任对调皮捣蛋,无所追求的学生,没有一点讨厌情绪,那这个班主任就是圣人。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爱学生,不因而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喜欢学生,不对他们自甘平庸而放任自流。教师是园丁,不仅仅要对学生浇水,施肥,还要善于剪掉那些旁迤斜出的枝杈,这样才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园丁。有时,教师的不恰当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为师者,不可不慎重对待。二、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但生理的发展往往快于心理发展。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不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也往往比较肤浅。从客观方面来说,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父母总是对子女寄以厚望而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加之一些学生在班级里与同学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被认同的感觉,缺少一个比较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心理负荷之中,日积月累,势必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理障碍。欲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对于一些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才能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得到调节,帮助学生解开心头之结,恢复自我,找回自信,从而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三、平等的观念促进情感的交融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进学生的心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