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税检查涉外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及外籍个人,包括港澳台同胞(以下简称个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分析、审查,以确认其是否依法正确计算缴纳税款的专业检查。涉外税务检查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检查,从征纳双方两个方面了解国家涉外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以便达到堵塞漏洞,防止和处理偷、漏、避税,减少税款流失,强化涉外税收管理,促使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促进公平竞争。因此,涉外税务检查既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经常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国家税务总局早十几年前就曾制定出规程。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复杂,生产经营方式也比较灵活。一些生产经营业务既涉及到价款、费用的跨国收取,又涉及到跨国支付;既要考虑免双重征税的客观条件,又存在国际间避税与反避税的内在要求。因此,应进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税情况的检查,通过对有关计算标准、税前项目的扣除及计税所得额的确定等方面的检查,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经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开采资源等行业,审查内容很多,且许多审查内容与内资企业审查内容是相同的。下面将着重讨论其与我国其他企业相异之处。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和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收协定、优惠政策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及其实施细则是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进行纳税检查的主要政策依据,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正确地进行所得税检查的前提。2.了解企业所属行业及经营性质,确认是生产性企业,还是非生产性企业;是否属于先进技术型企业或产品出口型企业,进而判定其是否适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税法中对不同行业类型的外资投资企业有许多不同的纳税规定。3.了解企业申报的和税务机关掌握的涉及企业成本列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税前扣除项目等有关资料。确认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被改动等。4.检查企业各种财务、会计报表,税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查账报告,确定企业申报纳税情况是否按税法和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应缴税款与已缴税款是否相符对有违法行为的,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了处罚。5.了解个人所得税、流转税等其他主要税种的规定,除所得税与内资企业有较大不同外。其他相差无几。二、检查的重点(一)流转税1.熟悉和掌握流转税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和优惠政策;2.了解被查企业的经营性质、收入属性,确定其所适用的税目、税率以及有关优惠规定;3.了解掌握税务机关核发的有关纳税通知(鉴定)以及与企业往来的有关税收文件4.检查被查企业的流转税申报表、税票以及专用发票,确定其申报和纳税是否按税法规定的期限、要求或税务机关批准的期限、要求进行;对逾期申报纳税的,是否应按税法规定加收滞纳金;5.将当年度经营收入(或销售数量)与上一年度经营收入(或销售数量)进行比较分析收入总额的升降,确定检查方向;6.抽查企业销售收入帐:(1)是否将每笔交易的销售收入(或销售数量)完整、正确、及时地申报纳税;(2)是否有将应税收入或消费品记入往来帐户,少报营业收入(或销售数量);(3)是否有把经营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少报、少缴流转税;(4)检查有无将应税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少报流转税;(5)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帐外经营等问题;7.对年终最后几笔收入和次年初的收入进行收入截止期的测试,以确定收入记帐归属期的正确性。特别是在减免税的起止期的年份,要增加这方面的测试;8.检查销售收入所取得的货币是不是与记帐本位币相一致,是否使用正确的汇率记帐;9.检查企业其它业务收入情况,如利息、租金等,确定是否按规定申报纳税;10.检查是否存在与关联公司业务往来,若有,是否按独立成交原则进行交易,若不是,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家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