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复习,能正确判断出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通过复习,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价值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二、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建构知识间的联系。熟练地运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三、知识梳理根据不变量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即方程)。即:γ/χ=κ(一定)列出比例。根据不变量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成反比例关系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即:XxY=κ(一定)列出比例。四、学法指导1.结合复习提纲回顾梳理相关内容。2.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展示。,五、学习过程(一)揭示目标流程1.教师课前板书学习目标(略)。2.课前随堂设计学习流程(复习互查—展示汇报—评价小结—知识运用)。(二)复习互查出示复习提纲,指导学生复习,教师巡查指导。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5)书的总页数一定,书的本数和每本页数。4.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240千米。(2)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x包。(三)展示汇报(学生结合复习提纲进行展示)(四)小结(师或生口述)(五)知识运用(用比例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基础练习:1.运一批药品,每箱装36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装24瓶,需要多少只箱子?2.一辆客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如果行3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六年(1)班的学生做早操,排成四路纵队,每路纵队有12人,如果要安排每路纵队8人,要分成几路纵队?4.一个工厂要生产1120台电脑,头10天生产了350台,照这样的进度,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能力提升:1.用边长40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432块,如果边长6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方砖?2.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批零件,甲乙两人的效率比是3:4,完成任务时甲做了30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