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队梯队建设的小妙招我们学校的学生分布较广,来自21个自然村,分属于14个行政村。学校排球队每个小团体的组成,一般我们都按学生所在行政村进行组合,以一个或几个相邻的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每年组成四个小团体。每一个小团体都有一个领导者,我们称之为“掌门人”。他是平时训练活动中的组织者,是老师与学生的联络者,因此,“掌门人”的确定,以及他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团体的发展。我们在确定“掌门人”时,注意两点:一、是本身的排球技术较好,特别是垫球、发球等基本功,在学校内小有“名气”。二、是脾气、性格上的考虑。办事有魄力,又能与低中段学生开展平等交流,与其他人和睦相处,处理事情相对公正、公平,有耐心。因此,一般我们都从六年级中选取这些人员。例如:2007年,学校男子排球队的四大“掌门人”分别是六(1)班的裘凯达、六(1)班的沈明达、六(1)班的钟少一和六(2)班的陈金铭,这4人都是代表学校获得过2007年6月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小学生排球赛第二名的队员,技术水平高、经验足,对排球又非常喜欢,更喜欢和小队员一起玩,在全体队员中人气和威望都很高。我们要求每小团体三~六年级每个年级的队员都要有,且每个小团体成员一般7名左右,不超过8名。这样做既保证了排球技术传承的需要,又保证了开展一些小团体间的活动时更加容易操作,也显得相对公平。优点分析1技术传承更具连贯性小团体各成员的年龄结构让学生在排球训练中能更好的通过训练与交流,技术传承更具连贯性,有助于掌握好各项运动技能,提高自身的排球水平。往往一个好的“掌门人”,会带出一批好苗子。如2005年的王家辉,他不仅自己被评为2005年浙江省小学生排球赛最有价值球员,在他所带的团队中向后出现了赵燕峰(2006年)、裘凯达、沈明达(2007年)、盛鑫柯(2008年)这一批学校男子排球队的历届骨干,为学校排球水平的巩固与提升做出了贡献。2教师精力的解放与参与面的扩展通过小团体的合作学习,让教师的精力得到了解放,原本教师对一些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管理的亲历躬为,由“掌门人”自动接收,只要制订好计划任务,具体就可以由各小团体自主展开,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其他工作。同时由于小团体的成立,可参加的人数开始增加,参与的年级由以前的五、六年级扩展到三、四、五、六四个年级,人数由原来的十三、十四人增加到现在的近三十人,低年龄的队员开始提早进行训练,为梯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训练热情的提高小团体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小团体的环境里互帮、互助、互练中共同提高,在获得成功与别人的认可中得到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训练模式,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训练热情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