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低氧血症可导致多器官危害美国Creighton大学医学院Dewan等学者近期发表综述,详细介绍了间歇性低氧血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多器官合并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hest杂志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会导致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最近研究数据也提示,OSA患者肿瘤相关死亡率显著升高。OSA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使研究学者提出大胆假设:是否在这些合并症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联系和纽带?OSA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伴间歇性低氧血症(IH)(周期性氧饱和度下降-上升)、胸内负压波动和睡眠觉醒,其中IH是导致OSA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IH在组织水平的影响情况OSA患者典型表现为在睡眠的8–9小时之间,出现短暂高频间歇性低氧血症(氧饱和度下降持续15-60秒,继而氧饱和度上升,循环进行),这种短暂高频间歇性低氧血症可持续数周数月或者更长时间。相反,在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睡眠中或海拔快速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可出现低频的或持续性低氧血症,氧饱和度波动在80%到85%之间,氧饱和度下降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OSA患者短暂高频间歇性低氧血症和持续长时间低频低氧血症之间最主要的差别是:OSA中存在循环复氧/再氧化。低氧血症伴含氧量恢复的循环改变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增多。慢性持续性低氧血症往往发生在高海拔地区或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中,这会使适应性反应和非适应性反应增加,导致红细胞生成增多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而IH通过差异化调节去氧诱导因子(HIF)1和2,导致非适应性反应增加,对于部分组织也会产生差异化效应,这种差异化效应取决于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IH会促进氧化应激、全身血管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多器官合并症的发生。研究已经发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在ROS的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药物阻断其活性可以减少氧化应激的发生,可作为将来靶向治疗的方向。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疾病现有证据强烈提示,反复发生的低氧血症是导致OSA患者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1、IH与心血管功能障碍呼吸暂停以及肺扩张的减少/暂停均会增强低氧血症介导的交感缩血管效应,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参与调节了低氧血症导致的心血管病理生理机制。首先,低氧血症可使OSA患者化学感受器兴奋性提高。第二,高血压的发生与OSA密切相关。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低氧血症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明显增强。第三,即使在白天清醒氧饱和度正常的情况下,相比心衰患者,OSA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吸入100%纯氧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压和心律;这说明化学感受性反射可导致日间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第四,呼吸暂停诱发的夜间低氧血症会进一步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可使血压骤升至240/130mmHg,这往往发生在吸入低浓度氧气伴呼吸暂停时。OSA患者在呼吸暂停时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当呼吸恢复时,又会代偿性的过度通气,导致交感神经抑制,这一模式交互进行。最后,低氧血症最直接的效应是心动过缓。OSA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对于这类患者应首先针对呼吸暂停进行治疗,而不是使用起搏器治疗。低氧血症和再灌注通过数种不同机制影响血管功能,包括全身炎症反应、内皮素释放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减少。OSA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活性增高,低氧血症是导致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内皮素是一种高强度的缩血管物质,未经治疗的急性期OSA患者内皮素和血压水平均显著升高,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后内皮素和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相反,OSA患者循环NO水平较低,使用CPAP治疗后NO水平上升。低氧血症可对全身炎症反应、内皮素和NO水平产生影响,这会导致OSA患者出现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IH与心血管疾病Brooks等进行的动物研究发现,睡眠片段化会导致夜间血压快速上升,但是日夜血压基本不变。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