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7节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合成(课时活页卷)一、单项选择题1.膜材料ETFE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F2—CF2—CF2—CF2—CF3D.全氟乙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ETFE通过加聚反应形成,所以A、B均正确;C项,最右边的碳原子形成了5个键,错误;D项,全氟乙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2013.广东惠州一中月考)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CH3CH2Br――→NaOH水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Br2CH2BrCH2BrB.CH3CH2Br――→Br2CH2BrCH2BrC.CH3CH2Br――→NaOH,醇△CH2==CH2――→HBrCH2BrCH3――→Br2CH2BrCH2BrD.CH3CH2Br――→NaOH,醇△CH2==CH2――→Br2CH2BrCH2Br【答案】D【解析】B、C项产物不纯;A项过程复杂。3.有下述有机反应类型:①消去反应,②水解反应,③加聚反应,④加成反应,⑤还原反应,⑥氧化反应。以丙醛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所需进行的反应类型依次是()A.⑥④②①B.⑤①④②C.①③②⑤D.⑤②④①【答案】B【解析】先和H2加成(还原)为1-丙醇,然后消去生成丙烯,再和卤素加成,最后水解。4.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属于应用缩聚反应制取高聚物的是()A.单体CH2===CH2制高聚物CH2—CH2【答案】D【解析】A、B、C中均为加聚反应;D中因有—OH、—COOH,发生了缩聚反应。5.“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加聚反应⑥缩聚反应⑦酯化反应A.①④B.②③⑦C.⑤⑥D.②⑤【答案】D【解析】产物种类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即符合题目要求。6.乙醇在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反应过程中,受反应条件的影响,可发生两类不同的反应类型:A.乙烯B.乙醇C.乙二醇D.乙酸【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四个反应,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CH3CH2OH+HO—NO2―→H2O+CH3CH2ONO2(取代反应)B.2CH2==CH2+O2―→2CH3CHO(加成反应)【答案】AC【解析】A项,醇与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项,CH2==CH2催化氧化生成CH3CHO;D项,醇羟基之间的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8.(2013.广东连州中学月考)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答案】AD【解析】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鞣酸中含有酚羟基,二者都能与溴水反应,A项正确;莽草酸分子中不含苯环,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B项错;鞣酸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C项错;两物质中与Na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和羟基(—OH),因它们与Na反应的—OH和—COOH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所以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D项正确。三、非选择题9.(2011·上海高考)化合物M是一种治疗心脏病药物的中间体,以A为原料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OCH2M已知:RONa+R′X―→ROR′+NaX。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的邻位异构体分子内脱水产物香豆素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C生成D的另一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