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案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二、课程标准解读1.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2.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习时一定要在明确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读图,理解人口迁移的路线。重点把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其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三、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湘教版),与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是并列关系。讲述了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的另一个方面: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二)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共有2个图表资料,6个阅读资料,3个活动,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引导教学,具体知识结构如下:概念四、教学目标分类影响因素人口迁移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3.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3.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五、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六、教学难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方法:1。案例研究法2。讨论分析法3.自主导学法九、教学媒体: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新教师活动学生活设计意图动一、PPT展示一幅漫画,发生在发达国家德国的某个学生回利用漫画镇上的事,画中一位老人生病被抬在担架上,而医顾上节引入,即课生护士都在中年以上,据此列出以下问题:内容思引起学生1、德国的人口增长属于哪一种模式,这种人口增长考德国兴趣,又模式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的增长回顾上节2、你能够想出什么办法来缓解德国出现的这种问题模式得知识,达么?出答案:到巩固旧二、展示德国的移民资料,包括文字、图表,提出问“三低知识的效题:德国的外来移民属于什么现象?与人口的自然增模式",果,并引长有什么不同?问题:人出新知识口老龄化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学生自充分利用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二、人口迁移需要注意什么?行阅读教材资教材,源,引导同学们请阅读16页的文字,并判断以下人口流动行对书上学生有目为哪些属于人口迁移?三、归纳总结:的活动的地去阅进行判读教材,完成自学任务1、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断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2、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四、人口迁移的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一、PPT展示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请同学们学生小通过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组合作合作解决问题,既能提高学习效率,1、二战前,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讨论入地有哪些?2、二战后,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