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造一座桥》教案【教案背景】本课是一堂实验探究和成果交流课,是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和运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实验前的探讨和预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合作、交流与分享。这样,也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激情和智慧。【教学课题】《用纸造一座桥》【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告诉我们,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其抗弯曲能力不同;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学生通过对前面七课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这些道理。教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这是一堂完全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过程与方法•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教学重点】•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教学难点】•阐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我评价法【教学准备】1、学生每4人为一小组,自选小组长,分头准备胶带、剪子、尺子;组长负责汇报。2、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砝码、镊子一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二、新知探究纸桥的制作与评比(一)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1、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建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纸桥的方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学生摆放工具)2、师:好。看来大家都准备齐了。下面检查第二项,请各小组组长起来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要言简意赅。(各小组组长汇报)3、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能符合书上的条件呢这需要实践的检验,我暂不作评价。为了确保大家实验成功,我们一起来了解建纸桥的要求,探讨一下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二)再次明确建纸桥的要求师:书上的要求很明确,请位同学来给大家概括一下。生甲: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纸桥的跨度为3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纸桥必须承重200克。师:很好。大家明白吗生:明白。(三)探讨建造纸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师:报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难度不小。下面请各小组再次讨论一下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师:好,时间到,请大家踊跃发言。生1:要考虑报纸的特性。它很软,要想达到实验的要求,必须想法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师:很好。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吗生1: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强它的承重能力。是:不错的注意。运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办法吗生2: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师:很好。还有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师: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见地。那么,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生3:要考虑报纸的数量只能用一张。生:4:先设计好,再动手,否则把报纸剪坏了就麻烦了。生5:胶带只是用来起固定作用,不能用来增强报纸的抗弯曲能力。生6: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这些就是我们在脚纸桥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大家考虑得很周到。下面,请组长到讲台前来领报纸。各小组再次完善你们的设计方案,画出设计草图,然后开始制作。请抓紧时间,注意安全。(四)学生分小组建纸桥,老师巡回指导(五)交流分享师:同学们请安静,我看各小组都造好了,有些小组已经完成了检测。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待会儿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带上你们的作品,依次到讲台前来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同学们先想一想,该怎样介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