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解析】类型一:氯及其化合物例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思路点拨】具有可变价态的金属(如Fe、Cu等)与氯气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活泼的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氯化物,而不活泼的金属与盐酸不反应。【答案】D【解析】铜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与盐酸不反应,所以A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所以B、C错误;铝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D正确。【总结升华】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只有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才能跟盐酸反应,并且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氯化物和氢气,所以符合题意的是具有不变价态、且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的氯化物。举一反三:【变式】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B.氯水C.NaClO溶液D.H2O2【答案】A类型二:硫及其化合物例2、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注意颜色的变化,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推测。【答案】(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解析】(1)认真观察实验装置的特点:试管口上套有气球,说明加热时会有气体逸出,一下就使“红色溶液”的范围缩小:溶有酸性气体的石蕊溶液或溶有碱性气体的酚酞溶液。而前者加热后,红色变为紫色,不符合“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的条件,结论只有稀氨水和酚酞。(2)由无色溶液气体+溶液变红气体+溶液无色。联想无色溶液虽多,但加热后放出气体且溶液变红不多,又冷却后该气体可使红色溶液褪色——显然该气体有漂白作用,并是一可逆过程,符合条件的无色溶液只能是SO2漂白过的品红溶液。【总结升华】颜色的变化是此题的突破口,在中学教材中还有许多物质有特殊的颜色,这些特征颜色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积累归纳。举一反三:【变式1】能鉴别CO2和SO2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B.澄清石灰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钡溶液和氯水混合液【答案】AD【解析】CO2与SO2溶于水可得碳酸和亚硫酸,均可电离出氢离子,均可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它们与澄清石灰水均可生成白色沉淀,且过量后均可溶解。CO2与SO2在还原性方面不同。SO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单质氧化而在水溶液中生成硫酸根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CO2不能。SO2有漂白性,CO2没有。【变式2】三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SO42-。试评价上述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方案甲:_________;方案乙:_________;方案丙:_________。【答案】甲:不合理,因试液中如含有Ag+,而不含SO42-的无色溶液同样产生白色沉淀。乙:合理,加稀HCl排除CO32-、SO32-的干扰,同时无白色沉淀说明原无色溶液中无Ag+,再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肯定有SO42-。丙:不合理,如含有SO32-不含SO42-,强氧化性的酸HNO3会把SO32-氧化成SO42-,从而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解析】对检验SO42-干扰的离子有Ag+、CO32-、SO32-来进行分析。检验SO42-的方法是:先用HCl(HNO3)酸化再用钡盐滴定。如果有Ag+干扰可用HNO3酸化,如果有SO32-用稀HCl酸化,既有Ag+也有SO32-应用稀HCl酸化。类型三:氮及其化合物例3、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写出A、B、C、D、E的化学式和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各物质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