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弱电解质的电离(附参考答案)时间:4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粉末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答案]A[解析]硝酸钾粉末、硫酸铜晶体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其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导电;熔融的氯化钠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够导电。2.氢氟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FH++F-,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A.(H+)=(F-)B.v(电离)=v(形成分子)C.溶液显酸性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答案]B[解析]A、C、D三项在非平衡状态下也一定成立,所以A、C、D都不是电离平衡的标志。3.把00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l/L的盐酸C.0l/L的醋酸D.0l/L的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若加入NaOH固体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则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A项加入NaOH固体,在水中加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B项加入00lNaOH固体,溶液中的电解质由HCl(强电解质)变为NaCl(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C项加入NaOH固体后,溶液中的电解质由CH3COOH(弱电解质)变为CH3COON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D项加入00lNaOH固体,除发生离子反应外,Na+浓度增大了,所以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增强。4.(双选)已知01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H+)/(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知识。CH3COOHCH3COO-+H+,要使cH+cCH3COOH比值增大,加入NaOH后,(H+)减小,比值变小。升高温度促进CH3COOH电离,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比值增大,B项正确。C项加入少量冰醋酸后,cH+cCH3COOH变小,因为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D选项正确。.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H+)相同B.100L01l·L-1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H+)均明显减小[答案]B[解析]A项盐酸和醋酸浓度相同时,因两者电离能力不同,(H+)盐酸>(H+)醋酸;B项两者均为一元酸,在同体积、同浓度的前提下,盐酸和醋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相同;C项稀释后,盐酸的pH=,而醋酸电离平衡被促进,其pH<;D项(H+)几乎不变。6.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aCH3COOHCH3COOHCH3COO-+H+176×10-H2CO3H2CO3H++HCO-3HCO-3H++CO2-3a1=431×10-7a2=61×10-11H3PO4H3PO4H++H2PO-4H2PO-4H++HPO2-4HPO2-4H++PO3-4a1=72×10-3a2=623×10-8a3=40×10-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值减小B.01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H+)/(CH3COOH)值将增大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CH3COONa)>pH(Na3PO4)D.PO3-4、HPO2-4和H2PO-4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答案]D[解析]对于选项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