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二程粹言》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御镜台》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蔡芸芝老师魏巍《我的老师》寿镜吾老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韩麦尔老师都德《最后一课》梁启超老师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你对于“尊师”问题怎样认识?在你的老师中有让你感念不忘的吗?他们的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触许许多多的老师,头脑中留下许多难忘的情景,有些老师我们至今难以忘怀。作家也一样,作家们通过记叙来赞美他们的老师的崇高品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难忘的老师。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选取好记叙的角度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三人称的记叙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丛维熙《裸雪》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的柔情,我时而痴情焦虑,时而热烈希望,时而又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让这张素笺来证明你的美貌在我心中燃起的爱火是多纯洁、多炽热吧!话虽如此,但是我的爱情是无法传达的,我的胸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的。你的美貌使我心中充满了惊奇之感,你的通达事理使我倾倒,你的善良使我膜拜。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迷惘,急躁的心情使我受尽折磨。——【英】斯末莱特《蓝登传》第一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人称的记叙“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安塞腰鼓》——采用第二人称,可以让读者旁观,面对写作对象,便于直接抒情。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烙印除掉之后,海丝特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从这一声叹息中,耻辱和苦闷的重荷,从她的精神上离开了。啊!多么怡然轻松!在她没有感觉到自由以前,她是不晓得它有多么重!由于另一种冲动,她取掉那束着头发的一般规格的帽子,于是浓密乌黑的发落在她的双肩上,在丰茂中即刻现出光与影,而且使她的容貌增添了柔和的美。仿佛从女性内心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灿烂温柔的微笑,戏舞在她小嘴边,并从她的双眼里发射着光芒。在她那久已苍白的颊上,烧起一片红潮。少女的希望和前所未有的幸福,就都一起聚集在此刻的幻术圈里。——【美】霍桑《红字》他的精力很充沛,态度和悦诚恳而又善于体贴,声音洪亮自然。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他是个第一流的牧师,能够对他所喜欢的人毫无顾忌地畅谈一切,更能够在教训别人时不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