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八年级化学导学稿(13)课题分子和原子(1)主备组长审定使用时间1、学习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特性;并会利用分子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2、重点难点:认识分子特性,并会利用分子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前置性学习内容(回顾/预习):一、基础概念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1)分子的和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3)分子间有一定的,通常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3.由分子构成物质的物质,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二、【探究分子的性质】p48-49【资料】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分子的特点1:。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实验探究1>探究活动1:现象结论1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色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色。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色浓氨水使酚酞试液变色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烧杯A色烧杯B色烧杯C中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分子的特点2:。<实验探究2>活动探究2现象原因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200毫升。分子之间有。分子的特点3:。4、精讲精练(学生小组内展示)1、解释下列现象(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5)通常情况下,为什么固体难压缩,而气体易压缩?(6)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7)解释气体热胀冷缩的原因。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A.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C.分子是一种微粒,所以没有质量和体积D.分子间紧密排列集成物质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4、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5、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下图所示放在实验台上。⑴用滴管吸收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10滴―15滴),⑵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⑶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这张白纸的作用是。5、当堂达标测试: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大,原子小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3.“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间隔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4.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